第746章(下)
杨太妃放下茶碗。看着程木槿微微摇头。叹息道:“倒是个可怜的孩子,听说当初嫁给那户人家也是因着要帮衬家里的父兄,后来落了胎以后又被那般对待,若是换了旁人怕是就要和离了,可谁知晓她竟是没有,只听说提也没提,说还是为着父兄,宁愿受些磋磨。”杨太妃说着,便又轻轻叹息一声,看着程木槿微微摇头苦笑。“这还是到了后来,说是在庙里病的厉害,差点儿死了,她娘实在是熬不住了,以死相逼,这才好不容易让家里人求来了一纸和离书,把人领回家了,只是也没让回府,也还是住在她自家的家庙里。”哦。程木槿微微点头,又问道:“那现今呢?家里人有没有再给许了人家,婚配嫁娶?”杨太妃没说沈家如何,可她听出来了,这沈家也不是什么仁厚之家。自家的女儿都被欺负成这样了,家里却是一直没有动作,不闻不问,到最后,还是她的娘亲以死相逼才把人给弄回来的,这是什么人家?且,话是那么说的,谁又知她娘亲是不是真的以死相逼?也许只是为了给外人听的也未可知。若不然,人回来了,却也不让回府,还是住在家庙里,这就是根本不待见这个女儿啊。只是,虽是不待见这个女儿,却还是要让这个女儿为家族谋福祉的,那既是回来了,便应当快快再给寻一户有用的人家嫁过去,继续为家里带来利益好处才是。而这个女儿听上去就也很孝顺,也应是会一心为了家族为了父兄而再次出嫁吧?程木槿觉得与她相比,自己还真是不孝不仁啊。可谁知,杨太妃听问,却摇头慢声道:“没有,就一直住在家庙里。”说着,她老人家就又端起茶碗,呷了一口道:“沈家如今已是大不如前了,寻常人家帮不上他们的。”程木槿听得心中一动。寻常人家帮不上,那永宁侯府呢?那郑修呢?这个所谓的沈三娘子的境遇确实很悲惨,可与她何关?杨太妃这就是说给她听的啊。杨太妃何许人也?怎会无缘无故说起这样的事?聊起这样的京城八卦?即便是闲聊家常,也是不会的,毕竟自己只是个新妇,又不是容太夫人那个亲亲外甥女,能有什么话都能诉苦诉苦告慰告慰。且,她老人家说的这些,乍一听上去很是悲悯唏嘘,可话里话外,却又能听出颇有一些不以为然。表面上是说那沈三孝顺,其实却是说她没有手段,甚且,还隐隐的带着一丝蔑视。于是,程木槿微一思忖,便又问道:“太妃姨婆见过这位沈三娘子吗?或许,她有别的苦衷也未可知。”当然,她说这样的话就是言不由衷了,只是给那位沈三娘子救了个脸面。都那样被嫌弃欺凌了,还不肯和离,还硬要说孝顺,那就是脑子出问题了。只不过,话还是要那么说的,若不然呢?直接说愚蠢?虽是真话,可也太不讲究了,呵呵。杨太妃闻听,看着程木槿的眼睛便快速闪了一下,放下茶碗,呵呵笑道:“见是见过的,不过那时她还小,也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吧,还没有成亲,是跟着长辈一起过来的,那时正好修儿也来看我,碰巧在花园子里就见着了,唉,那时候修儿也不过十六七岁,这都多少年过去了,现如今他们也都长大了,呵呵。”说着,杨太妃就又是呵呵呵的笑。哦,原来如此。程木槿淡定地微微颔首。她现今完全听明白了,杨太妃这就是告诉她,这位沈三娘子和她现今的夫君——永宁侯郑修曾经是少年慕艾过的一对璧人啊。也或许,他们都是互相彼此的初恋?她说的呢,怨不得杨太妃突然要说起这位沈三娘子来,却原来是要告诉她这件事啊。只是,这件事应还有后续。若不然,这样的陈年往事,又何必跟她一个刚嫁进侯府的新媳妇说出来?这不是给新人添堵,给她那个亲亲的外甥侄孙找麻烦吗?程木槿神色不动。只是平静地对杨太妃说,原来如此,那这位沈三娘子倒真是命苦。不过,这件事若是落在她身上,她是一定不会让事情发展到那么糟糕的,一定会想了办法早早和离的,不会等到落了胎又被送到家庙里,还让母亲为她以死相逼才能回家。哦,那是为何呢?杨太妃安静听罢,就笑着问她。程木槿便淡淡道,即便是当初为了家里不得不嫁过去,可后来发生了那样的事,也是不能再忍下去的,必须要自请和离。当今皇上圣明,官员若帏薄不修,即便说是再大的官,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是以,人们也是会唾弃他的。至于沈三娘子,既从未失过妇德,又有什么错呢?既是夫家容不下她,那她倒不如自己主动求去,也可早早为将来谋个好出路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