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铁锅炖大鹅(三更,求评论,求月票,求订阅~)
午膳时分,欧阳询和虞世南慢悠悠地走到风荷苑……八十岁的老人家,健步如飞基本不现实,尤其两人还都是瘦弱版的身材。两人赶到的时候,看到李元婴正拿着小刷子,为烤鱼刷油。“王爷亲自做烤鱼,我们有口福了。”欧阳询坐在一旁的矮榻上,端起茶盏来,汤色黄碧,清澈明亮,在琉璃盏里,格外清新雅致,轻品一口,惊讶道。“滕王,此茶与昨日的又有不同,香气更加浓郁。”昨日的茶,如同身处清晨微露的茶树下,似乎能触摸到露珠的清凉。今日的茶,如同身处阳光照耀的茶树下,似乎能看到阳光的光晕。“许国公,昨日的蜀山没有雾气,茶叶的香气里便多了几分明媚。”萧若元优雅地喝着茶,轻声解释道。“不止雾气和阳光会影响香气,炒制人的心情也会有影响,白露心境高雅,炒出来的茶香便也萧然物外。”欧阳询:“……”看着盏中的茶水,有些茫然,萧然物外,心境高雅……怎么看出来或者品出来的呢?蜀山剑派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病症在身。虞世南靠在矮榻的软枕上,嘴角微微上扬,道门中人,从黄老之学盛行时,骨子里便有别的学派所没有的清高。好奇地问道:“萧侍读照琉璃鉴的时间,似乎变少了?”“没有变少。”李元婴将一枪一旗的嫩茶叶撒到烤鱼上,戏谑地笑道。“他只是觉得还有一点点黑眼圈,颜值没有恢复最高峰,看着有些辣眼睛。”虞世南看了眼欧阳询,又看回萧若元:很明显大家的审美,不再同一条线上。“虞伯施,你想和某动手过几招吗?”欧阳询眼神澹然地看着虞世南,声音更加平静,似乎说的只是今日天气不错。欧体八决:如高峰之坠石、似长空之初月,若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劲松倒折,落挂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一波三过笔。有没有看着很熟悉,熟悉就对了,武侠小说里常用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或者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来形容剑招之高妙。欧阳询的剑术,不弱于书法。“你想过招找公孙白,别找某!”虞世南白了欧阳询一眼,某人不光长得像猕猴,做事风格也像,不能以常理推测。某八十有一,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和你过招!绝不是将乍往而未半,憷悼栗而怂兢!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欧阳询目光平静地看向萧若元,说道:“陪某过几招?”改变字迹的过程,也是改变剑招的过程,某觉得可以与人切磋切磋了。“王爷,我们刚才考核太学生背诵棠梨声律,有一人思路转的很快,可以送入弘文馆学习。”虞世南没等萧若元说话,先和李元婴聊起来,“河东裴氏洗马房,裴炎,整十岁。”李元婴将烤鱼从烤架上取下来,放到盘子里,至于分鱼之事,不用某动手。某不需要笼络谁,更不需要敲打谁。散漫地笑道:“虞公觉得不错,定然不错,符合进弘文馆的人本就不多,肯去那里学习的人更少,阿兄也感叹过,有些浪费了那些大家的学问。”裴炎,十岁又是洗马房,那就应该是某位女帝登位前的那位宰相。深刻怀疑徐敬业命里缺鹅……又或者鹅太多了?写檄文的那家伙咏鹅,做内应的宰相青鹅……如果他开个铁锅炖大鹅的店,定能火爆大唐,成为不逊色于滕王阁超级连锁店。此人,怎么说呢?你说他有脑子吧,他确实蠢事没少做。你若说他没脑子,他也不可能做到宰相……做事的方式,很让人迷惑。比如:听凭妻女弄权的某位皇帝欲封岳父为侍中,又欲任命乳母之子为五品官,遭到裴炎的极力反对。他负气道:“我就算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都没什么,何况区区一个侍中。”裴炎非常恐惧,便禀告太后,决定废黜皇帝……因定策之功,被封为永清县男。又比如:他打算趁太后出游龙门,以武力劫持,逼她还政给爬灰三郎的爹。太后却因连日大雨,取消了出游的计划,谋划没有成功。又又比如:洛阳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上当,结果他不但找人破解,找到的还是骆宾王这个始作俑者,然后……然后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徐敬业合谋造反。ps:至于青鹅的另一种解释,请自行某度,某只是个钓鱼老,不卖报。萧若元:“……”为什么感觉滕王的眼里闪过一丝嘲讽呢?嘲讽虞公……不可能,他与虞公的关系很不错。难道是嘲讽那些不去弘文馆学习的人?很有可能,如果棠梨声律普及到里,大唐疆域辽阔,州府三百五十八,每个州府出十位……不用十位,四五位奇才,那就是一千五百人左右。如今科举制可是每年一次,十年之后,朝堂的衮衮诸公,尤其是陇西、山东及南渡的士族门阀,怕要寝食难安咯!【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这些人都不用直登朝堂,分到各县各州府,逐级向上……只是不知道如此阳谋,到底是滕王无意为之,还是陛下有意引导?袁公目光深远,道门之人落在云鹤府,只要我们不掺和政事,一直有新的器械做出,利国利民,那么谁都无法与我们相争。滕王,才刚刚十一岁,道门大有可为!“萧侍读,请你用琉璃鉴看看你此时的表情,”李元婴轻拍了下萧若元的肩膀,坐回主位,散漫地笑道。“比你那黑眼圈还猥琐。”也不知道这位用词惊悚的帅哥,想到了什么事情,笑得像约……圣诞节的苹果,辣目。欧阳却若有所思地问道:“滕王的意思是,裴炎那小子有意为之?”有些人颇为自傲,认为参加科举,哪怕是秀才科出身授官最高,上上等也只不过是授正八品上,还不知道去哪里任职。远不如通过树名望养清誉的手段,被刺史、阁老或者亲王又或者陛下赏识,从而能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