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

曹真的脑海中,宛若有一道道闪电在咆哮。

他一时之间有些想不通,为什么突然会有上万汉军骑兵,不顾一切地朝着郿县突进。

这上万汉军骑军的目的在于什么呢?

难道糜旸是想凭借着上万汉军骑军,奇袭拿下郿县?

退一步讲,就算赵云能率上万汉军轻骑军拿下郿县,但若是后续没有大量的步兵支援,凭借着上万轻骑兵,也是根本守不住郿县的。

糜旸不是这种会做无用功的人。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曹真好似隐约抓住了事实真相的一些脉络。

其实以曹真的军略,在现有情报的支持下,他不难猜出糜旸的下一步目的是什么的。

可曹真脑海中浮现的那个真相,让曹真觉得无比荒谬。

糜旸会亲率大军,直接来到郿县城下吗?

不,这绝不可能。

曹真的理智告诉他,糜旸不会做出这种冒险之举。

那么糜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由于思绪的剧烈震荡,让曹真不由得头疼起来。

可惜曹真并没有休息的时间。

一日之间,七寨连破的消息,很快就在郿县中传遍了。

最重要的是,郿县中派出的斥候发现,在郿县外的不远处,出现了那上万汉军轻骑军的踪迹。

当这个消息,与七寨连续被突破的消息交杂在一起后,立即就在郿县中引起了一场地震。

许多惶恐茫然的魏将一时间纷纷涌到曹真府邸内,希望他能出来主持大局。

这种现象在去年年末糜旸率军进军褒斜道时,在长安城中也发生过一次。

尽管易地易时,可只要汉军的统兵主将还是糜旸,那么他总是能给魏军带来震撼。

由于前来的魏将太多,让曹真没办法拒绝接见他们。

在大堂中见到前来的诸多魏将后,曹真还未来得及安抚军心,整个大堂立刻陷入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中。

诸位魏将为何争吵?

为的是争论出糜旸的目的——陈仓还未拿下,糜旸为何派出上万精骑奇袭郿县!

糜旸是想分兵作战,还是想让上万汉军精骑直接出其不意夺下郿县?

甚至说糜旸真正想做的是,让这上万精骑绕过郿县,奇袭长安?

一种种不安的猜测,宛若狂风引起的波涛一般,在大堂中猛烈的汹涌着。

可是纵算争吵许久,纵算有许多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但还是没有人有信心猜出糜旸的目的是什么。

不知道糜旸的目的,他们就没办法相应的做出对策——而未知,才是最让人恐怖的。

当然不止是曹真,诸位魏将中也有一些人,其实隐约有猜测到事情的真相。

可惜当局者迷,当下在郿县中的诸位魏将大多是宿将。

宿将是最容易被自己经验欺骗的人。

看着乱糟糟的大堂,曹真只觉得愈发头疼。

最后曹真忍不住拍案发出一声厉喝道:

“不管敌军的目的是什么,接下来我军一定要守好郿县!”

“只要我军在郿县一日,敌军的上万轻骑兵,就不可能拿的下郿县,也不可能越过我们直接奇袭长安!”

曹真的这番话,为大堂中的诸位魏将,勉强吃下了一个定心丸。

糜旸的真实目的,他们没办法判断出来,接下来他们也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可是诸位魏将不知道的是,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呢。

在距离郿县百里外的陈仓城外,糜旸率领着一众文武,迎接着一个人的到来。

能让糜旸如此郑重相迎的,除去刘备之外,也只有大汉的丞相诸葛亮了。

在百余道期待目光的注视下,诸葛亮驾马率领着一支汉军,缓缓出现在糜旸及诸位汉臣的视线中。

看到诸葛亮的身影后,糜旸率先迎了上去。

双向奔赴之下,糜旸很快就来到诸葛亮的马下,并怀抱敬意地对着马上的诸葛亮深深一拜。

于公诸葛亮的地位比糜旸高出半筹,于私诸葛亮是糜旸的恩师,故而诸葛亮完全当得起糜旸的这番礼拜。

而诸葛亮在见到于马首下方行礼的糜旸后,他疲惫的脸上流露出几分笑意。

诸葛亮快速从马上跃下,然后伸手将糜旸扶起,当两目对视之时,诸葛亮的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糜旸的赞赏之情。

“微子晟,吾无法至关中。

为师以有你这位徒弟,而感到自豪。”

诸葛亮的夸赞让糜旸喜不自胜。

诸葛亮不知道的是,糜旸也以能得到诸葛亮的赞赏而引以为豪。

在简单的寒暄之后,糜旸便亲自在前方带路,将诸葛亮往建好的汉军大营中带去。

随着糜旸与诸葛亮的前进,原本聚集在一起的百余汉臣,便自发的朝着两侧分开,为他们眼中的这对大汉双壁让开道路。

同时在诸葛亮经过人群的时候,百余汉臣投向诸葛亮的目光越发期待起来。

百余汉臣心中的期待,与糜旸心中的并不相同。

糜旸下达军令让赵云率上万精骑奇袭郿县的事,是瞒不住汉军大营内的一众汉臣的。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一众汉臣心中的震惊,一点都不比曹真等魏将少。

一众汉军也在猜测着糜旸的意图是什么。

但他们也猜不出呀!

不过虽然猜不出糜旸的真实意图,但许多汉臣心中本能的感觉到,好似糜旸是在打算做一件很危险的事。

这种心中的不安,近来几日一直萦绕在他们的心间。

可今日诸葛亮的到来,让他们心中的不安缓解了不少。

他们可能劝不动糜旸,但诸葛亮是可以的。

一众汉臣用期待的目光,一路送着诸葛亮与糜旸进入大帐内。

然后他们才放心的散去。

待领着诸葛亮进入大帐内后,糜旸马上就告知了赵云传回的最新战报。

当诸葛亮得知赵云成功一路突破魏军设下的七道封锁线后,脸上的笑意更甚。

既然陈仓与郿县之间的阻隔不再有,加上他已经来到陈仓城外,那么糜旸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率大军前往郿县了。

“丞相需要多少兵马?”

糜旸对着诸葛亮一拜后,问出了这个问题。

面对糜旸的询问,诸葛亮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他只是笑着反问道:

“那就看大将军能给吾留下多少兵马了。”

诸葛亮言语中的调侃意味,让糜旸难得的老脸一红。

别人叫他大将军,他都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可诸葛亮这么叫他,却让他有些不习惯。

不过糜旸也知道诸葛亮是在调侃他,所以他只能厚着脸皮继续说道:

“长安是坚城,加之曹真手中尚有数万魏军。

为了保证长安一战万无一失,旸可能最多只能给丞相留下五千兵马。”

在说出五千这个数量词后,糜旸有些不敢直视诸葛亮的眼睛。

原因很简单,五千汉军太少了。

据之前的情报可知,陈仓城内至少有上万魏军。

是至少!

因为早在南征之战前,陈仓城就是魏军的粮草转运基地,城内的精兵不少。

别看现在那上万魏军精锐,吓得躲在城中不敢出来,可这是十万汉军在城外的缘故。

一旦糜旸率大军离开陈仓城,那么得知消息的郝昭,是一定会率军出城攻打糜旸后路的。

汉军虽在陈仓城外建有营寨,可营寨毕竟不是城池,没有护城河与城墙的保护。

若己方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营寨的话,那么营寨建造的再好,哪怕将整个陈仓城围起来,汉军也是守不住的。

况且那时候,诸葛亮统率的汉军就会成为防守的一方。

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他们占据着战争主动权,可以集中力量以点破面。

但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他们只能处处布防,否则稍有不慎,糜旸的后路就会被陈仓城内的魏军突破成马蜂窝。

在这些艰难的情况下,糜旸留给诸葛亮的兵马太少了,且很危险。

只是不是糜旸不想多给诸葛亮兵马,是当下的汉军抽不出太多兵力给诸葛亮。

别看汉军现在有十万之众声势浩大,但十万汉军中有一万是轻骑军,这是无法用来攻打长安城的。

除去那一万轻骑兵外,还有一万兵士是凉州各世家豪族投诚献上的士卒,这一万兵士且不说战斗力如何,就是忠心程度也并非很稳固。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攻打长安战役中,糜旸实际上能动用的汉军只有八万左右。

而曹真手中有着将近五万的魏军,他守备的还是长安这样一座坚城。

八万汉军围攻有着数万魏军驻守的长安城,这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

况且曹真也不可能让糜旸一路毫无损失的直抵长安城下。

郿县、五丈原、槐里这处处兵家必争之地,都是糜旸要攻克的地方。

介于这种种情况,糜旸只觉得十万汉军太少,他也实在分不出太多兵马给诸葛亮。

糜旸在说完要留下五千汉军给诸葛亮后,他见诸葛亮没有立即回应,他以为诸葛亮是嫌兵少太少。

所以他又开口说道:“不然旸留下一万兵士给恩师?”

这时候糜旸不再称呼诸葛亮为丞相,相比于丞相的称呼,恩师的称呼显得更加亲密。

糜旸开始打感情牌了。

不是他扒皮,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啦!

看见糜旸这一副“小气”的样子,诸葛亮觉得颇有有趣。

眼下的糜旸不应该称为大将军,应该成为“小”将军才是!

诸葛亮沉吟一番后,对着糜旸言道:

“五千足矣。”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既惊且喜。

迎着糜旸惊喜的目光,诸葛亮淡淡说道:

“若你能留在后方兵马甚众,你又何必请陛下召吾?”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讪笑了一声。

之所以糜旸会认为守备后路一事非诸葛亮不可,除去他十分敬仰诸葛亮的能力之外,还因为他早就预想到,他不可能给后方留下太多兵马。

不然要是糜旸能留下数万大军守备后路,他直接将这重任交给赵云就好了,又何必千里迢迢摇诸葛亮来助阵呢?

诸葛亮是非常人,也唯有他可行非常之事。

在商议好留下给诸葛亮的兵马后,糜旸便打算要尽快安排大军前往郿县一事。

可在这时候,诸葛亮却出言提醒糜旸道:

“伱尚有一点疏漏。”

诸葛亮的话语中有着教诲的意味。

既然糜旸称呼他为师,那他自然要承担起教导糜旸的责任。

诸葛亮的话,也让糜旸吃了一惊。

他不觉自己还有哪点疏漏,只是糜旸知道诸葛亮不是会妄言的人。

面对诸葛亮的教诲糜旸不敢怠慢。

他连忙躬身问诸葛亮道:

“请恩师教我。”

在糜旸的求教下,诸葛亮对着糜旸言道:

“方才在吾进来时,吾发现有许多大臣的眼神中有着不安。

因何不安,以你聪慧自然能猜得出。

诸多大臣中有许多是统兵将校,他们心中的不安势必会影响到兵士的军心。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若将吏相疑,士卒不愿,忠谋生二,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

对于这一点你不可不早做打算。”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警惕起来。

一旦他下达全军前往郿县的军令,那么正如诸葛亮所说,军心肯定会有所浮动。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绕开陈仓直接前往郿县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汉军当下虽士气高昂,但不能认为他们人人都如赵云一般浑身是胆。

甚至别说普通士卒,一众将校中有赵云那般胆量的,又有几人呢?

而要是没有赵云那般的胆气,那么即使糜旸能用军令让汉军前往郿县,可汉军定然会因为心中的不安而影响到士气。

这对糜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同心同德,方能百战百胜!

在诸葛亮的提醒之下,糜旸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只是凝重的脸色并未持续多久,就在糜旸的脸上消失。

糜旸想出办法,来化解这个隐患了。

诸葛亮一直注视着糜旸脸色的变化,其实他能想到这一点,心中也早就有了解决方案。

他方才不说,就是想看看糜旸是否能自己解决这个隐患。

现在诸葛亮在看到糜旸已经有所得后,他心中满意的同时又伸手止住了糜旸张嘴的冲动。

“你有一计,吾亦有一计。

既然如此,不如你我各将心中计策写于掌心之上,然后同时展示给对方,看看谁的计策更胜一筹?”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浮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尊师有命,弟子何敢不从?”

他连忙取来两支毛笔,将其中一支交到诸葛亮手中。

随后手中各有毛笔的两人,都转过身背对着在自己的掌心上书写起来。

不久之后,各自将心中计策写在掌心上的师徒二人,就又转过身来面对着彼此。

心有灵犀之下,诸葛亮与糜旸同时向对方展示了自己的掌心。

而在诸葛亮与糜旸看到对方掌心上的内容后,两人先是齐齐一愣,随后便不由得同时大笑起来。

师徒二人各自想出的计策没有高低之分,因为师徒二人想的计策竟是一模一样的。

这一幕是诸葛亮与糜旸事先没有料到的,可这却让他们显得很开心。

诸葛亮与糜旸爽朗的笑声顺着帐帘,飘荡到帐外守卫的丁封耳中。

在听到这二位大佬的大笑声后,丁封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不自觉地为魏军默哀起来。

卧龙与白鹿,是当下大汉帝国的双壁。

双壁相合,魏军必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