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电影筹备,分镜制作,道具、布景开工

在试镜的同时,拍摄团队、导演团队抓紧时间制作分镜,设计拍摄的方案。

由于是科幻片,有很多镜头需要后期特效才能看清楚拍的是什么。

像太空镜头,演员不可能真的到太空去拍,所以只能是棚拍。

在电影里,角色在太空中戏份,但其实在拍摄的时候,演员可能就是趴在地上表演。

拍完之后,加上后期制作,才能看出是在干什么。

因此,特效片棚拍的时候,机器怼着一个趴在地上的演员猛拍,墙壁、地面都是绿色的。

演员动作奇怪的在地上鼓捣,如果没看过剧本,根本不知道在做什么。

因此,拍摄的时候,需要很强的逻辑能力,把这些镜头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了节省拍摄的时间,所以分镜制作越详细越好。

拍摄方案也要事先就设计好,机器从什么位置拍摄,推进角度怎么安排,这些方案如果等到开机之后再进行,会遇到非常多的麻烦。

一旦某个临时考虑的拍摄方案行不通,要更改拍摄方案,浪费的时间最终都会导致拍摄成本增加。

剧组开工之后,每一天都在烧钱,因为拍摄方案设计问题耽搁拍摄进度,只会徒增成本。

……

试镜之余。

剧组还要谈服化道团队。

由于以前没有拍过科幻片,所以需要寻找有科幻电影拍摄经验的服化道团队合作。

而国内的科幻电影其实一直都不温不火。

偶尔出一两部票房高的科幻片,严格的说,还都是科幻背景下的喜剧片。

因此,国内有科幻电影拍摄经验的服化道团队并不多。

方醒亲自找了国内做科幻类电影道具经验最丰富的何友良见面,靠着金樽奖影帝刷脸,拿下了何友良的服化道团队,并且一次签了两个合同。

一个是的,一个是的。

是电视剧,项目也已经开始筹备。

两部作品都是科幻题材,所以一起谈了下来。

至于一次负责两部戏的服化道,会不会兼顾不过来的问题,方醒并不担心。

因为两部戏不是一起开机的。

而且,服化道团队并不需要所有人都待在剧组,道具做完只需要留一部分人在剧组负责沟通、修改道具就行。

况且,的剧情大部分以文戏为主,服化道方面的难度并不大。

方醒也是和何友良聊过之后,确定能兼顾,这才最终敲定。

除了服化道团队之外,还有天文学知识方面,方醒专门请了天文学专业的教授担任顾问,尽量保证电影剧情有科学依据。

当然,科幻电影不是科学论文,只能说尽可能保证科学性,而不是百分百符合科学。

……

开始筹备之后,方醒十分忙碌。

有太多工作需要参与,试镜演员、分镜头脚本制作、拍摄方案制定,还有剧本的修改和调整。

有时候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

陪女儿的时间少了,导致周末的时候,浅浅见不到爸爸发了一通脾气。

方醒晚上回来的时候,哄了好久才哄好。

……

服化道团队敲定之后,何友良的服化道团队,开始按照方醒的要求,设计道具、布景。

这些道具、布景,包括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休眠仓等等。

为了力求真实,能用实景的都用实景。

当然,这些布景都是在录影棚里布置的,道具是真实的,但录影棚的背景还是绿幕。

拍摄出来的镜头,最后还是要使用特效,添加背景。

当然,实景的道具,拍出来会有更强的真实感。

而且,同一样道具,需要制作很多个。

比如电影里的运载车,车外的镜头和车内的镜头,用的是不同的道具和布景。

地下城的布景同样是一件大工程,要把分镜头中拍摄到的地下城布景建造出来。

在所有道具和布景中,最难的就是空间站。

其中有一场戏,是“刘培强”和俄国同事“马卡洛夫”要从空间站外部,前往总控室,过程非常惊险。

这场太空中的戏,拍摄难度很大。

方醒和拍摄团队、何友良的服化道团队,讨论了多种方案,最终选择了一个呈现效果比较好的方案来进行。

拍摄方案确定之后,何友良的团队开始设计空间站,一切都是为了配合拍摄。

电影的筹备过程很繁琐。

方舟文化在东海影视基地里,直接建了十二个影棚,在影棚里置景。

有的影棚主要用来拍摄运载车,有的影棚拍摄地下城,有的影棚拍摄空间站。

总之每个影棚都会安排独立的布景,而且像地下城、空间站这种布景,做完之后,是没办法移动的,所以会一直占着录影棚。

如果是一般的影视公司,想要搞这么大一个项目,可能筹备阶段就得花一年时间。

不过,方舟文化已经是影视行业的巨头公司。

而且,在电影投入方面,舍得花钱。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和利益脱不开关系。

有能力的拍摄团队、服化道团队,这些都是要花钱请的,越是优秀团队,费用越高。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

钱给够,自然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开始就计划投资五个亿,所以预算是比较充足的。

而且,方醒不排除后期追加投资的可能,因此制片团队在批预算的时候,也会比较宽松,尽量要最好的。

仅仅是筹备阶段,剧组的片场员工,就有超过一千人在工作。

大部分是制作道具、服装和布景。

筹备两个月时间,已经有三座录影棚的布景率先完成。

而电影选角也完成了。

事实上。

的选角难度不算大,毕竟是科幻片,电影的重心不在演员飙演技上。

当然,不是演技不重要,而是和这种剧情片相比,对演技的压榨没那么夸张。

的精彩之处,就在演员之间的对手戏,要飙出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的表现。

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镜头,大部分不在演员身上,而是在行星发动机上,在空间站上,在地球和木星上。

当那颗冒着一万道蓝色行星发动机引擎火焰的小破球出现,那才是最燃的时候。

等到第四座录影棚也建好。

剧组讨论,确定开机时间。

开机之后,方醒就开始了忙碌的拍摄工作。

开机,投资五个亿。

这个娱乐话题,大部分人的关注点都在五亿投资上。

因为在大部分电影观众的印象里,国内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科幻电影,硬科幻更少。

这也导致,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没信心。

科幻电影开机,自然很难成为热点话题。

不过开机还是上了热搜。

能上热搜,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五亿投资”,另一个就是方醒的名字。

方醒是谁?

年度票房冠军导演,金樽奖新晋影帝。

如果加上,三部电影票房相加破百亿。

而且,这和那两位电影圈顶流双子星不太一样。

贾昊臣一直营销的人设是“最年轻的百亿先生”。

说出来多吓人,一百亿票房的电影演员。

可是,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贾昊臣的百亿票房里面,只有一部是一番,而且还扑街了。

其余的电影都是三番外挂件。

不是说三番外的角色不算成绩,而是不能证明扛票房能力。

扛票房的能力,是电影行业一个很特殊的话题。

和电视剧的扛剧能力有点类似。

不过,扛剧和扛票房,其实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

相对来说,扛剧的难度要小很多。

经常会出现一部甜宠网剧火了,然后主演就跟着火了,成了新的流量鲜肉。

甚至一部剧,能火三四个演员,全都能成流量,而且粉丝非常疯狂,天天霸占热搜。

可是,当这些流量明星去拍电影,九成九会扑到水花都没有。

原因就在于,扛剧只需要有热度有粉丝就行,粉丝不需要花太多钱,最多开一个会员。

可是,电影就不一样了,观众要真金白银的买票去看。

如果电影太烂,消耗的是导演、演员的个人票房号召力。

电视剧就不一样了,不好看,那就换一部看,反正开的会员不会浪费,总不至于整个网站没有一样能看的。

因此,扛票房的难度要大得多,光扛几个疯批粉丝,根本扛不起。

电影行业也已经看清楚了,光靠粉丝的话,票房五个亿基本封顶。

想要更高票房,还得拼硬实力,拼票房号召力。

票房号召力是什么?

方醒拍了两部电影和,其中还靠拿了金樽奖影帝。

不仅如此,春节档的时候还上了一部45亿票房的动画电影。

现在,方醒要拍第三部电影了。

观众看到方醒的名字,回想一下,看在和,还有金樽奖影帝的面子,怎么也得试试看不是?

即便新电影是科幻片,不被业界看好,那也想看一看,就算拍得不行,也认了。

这就是票房号召力。

票房号召力,就是过往作品口碑的综合体现。

不只是电影。

方醒还有等十几部电视剧,这些电视剧观众里面,也有很多是潜在的电影观众。

除了普通观众之外,还有一个观众群体是最难搞的,那就是科幻迷。

科幻迷这个群体,相较普通观众来说,拥有更完成的科学世界观,逻辑思维能力更强,看到不符合科学的剧情,会直皱眉头。

这个观众群体就是科幻电影最难搞的一个群体。

而科幻电影的受众里面,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个群体。

……

官宣开机之后,网上相关的信息有很多。

关于的电影设定,剧情梗概,在网上都是能查到的。

因此,只要网友愿意查,都能找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要用一万台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飞出太阳系。

关于这个话题,在话题上热搜之后,争论得非常激烈。

在网友、观众在讨论的时候。

方舟文化有官宣了另外一个项目,电视剧。

同样是科幻题材。

如果说科幻电影在国内已经是冷门题材的话,那科幻电视剧那简直就……没有这个题材。

排除掉穿越时空谈恋爱、时空交错悬疑剧这些不是很科幻的电视剧,确实科幻电视剧这个题材,基本没有叫得上名字的。

因此,当方舟文化官宣科幻电视剧的时候,网友更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