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心愿
在寺中住了三日,每日聆听晨钟暮鼓、磬渔梵唱让她内心平静不少。再未见过那个俗家弟子,很想问问那些她不愿记起来的事。也未再见过齐公子,应该是回去了,他们一行人收拾好下山去了。
从殿内走出来两个人,一名穿着麻布长袍头戴木簪的人和一名面如冠玉穿着白色长袍的人站在一起,他们看着前方的山门。
“她为什么记不起来我呢?我是不是她不愿回忆起的那些记忆?”男子失落的样子,心里难受。
她和他诀别时那倔强的样子一直让他心痛,这也是他长这么大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是心痛。
老师常说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都要尝一尝才不枉生为一回人,他想他是都尝到了。
“不必着急,这是你和她命里终要过的劫数,一切天定你我不可更改。”穿着麻布长袍的人心里叹息,人中龙凤的人也会为情所困。
白衣男子望着远处的云海,心里已经很满足了,他还可以和她心平气和地说着话。
御书房里齐天济听到贤妃求见有些讶异,他有好久没见到贤妃了,她不像他其他妃子一样有事没事都往他面前凑,她就像一株静静开放地兰花,不争奇斗艳但别有一番美丽。
贤妃身着华服恭敬地向他行礼,她好像又瘦了。
“爱妃平身吧!来人赐座。”
刘总管马上招呼小太监抬过来一把椅子。
“臣妾有一个请求请圣上恩准。”贤妃并未坐却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齐天济挑了挑眉,印象中她从未向他提过什么请求,总是无欲无求的样子,不像其他妃子今日求加膳食,明天求奢华的衣裙,还有人求母族兴旺、父兄当官的,只有她从未开过口。
“爱妃的请求是什么呀?”他不动声色地问。
“臣妾见右相家的女儿就心生欢喜,想收她为义女。”贤妃跪在地上平静地说。
齐天济的火气一下就冒了出来,儿子跟着胡闹她这个当娘的也跟着胡闹,看着地上跪着的人看似恭敬却倔强的样子,好像他不答应她就不起来,不愧是母子,都这么倔。
“胡闹,别就想着怎么宠儿子,难道你不为他的以后着想?”
齐天济从未和她发过脾气也未说过重话,今天他在强忍怒气。
大殿陷入了沉寂,刘总管看皇帝的情绪很不好将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都打发走了,他也悄悄退出大殿。
“爱妃觉得我让他娶右相的女儿是难为他吗?”他有点生气,难道他就不是他儿子吗?
“臣妾不敢,圣上自然有圣上的用意。”她恭敬地说。
“那你这是为什么?”
贤妃没有马上回答,突然抬起头看着皇帝。她平时是最知礼的,从没这么大胆的直视过他。
“圣上,人这一生太短了,总得为自己活一回。”她就那么倔强地看着他。
齐天济仿佛又看到初见的那个她。南江一个美丽的仿佛画里的小镇,他被刺客伤了落入一处民宅,还没看清周围的环境眼前映入一张略带稚气的女子美丽的脸。
“你受伤了,疼吗?”十四岁的她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他在陈家住下养伤,陈家书香世家,她也才华横溢。明明七日能好的伤他愣是养了一个月。十四岁她明艳动人的样子始终刻在他心里。
后来他回宫了,临走时问她愿意嫁入齐家吗?她娇羞着答应了。她没想到过了一月,太监带着圣旨来陈家宣旨封她为贵人,整个陈家这时才知道,他们救的人居然是当今圣上。
带着小女儿的娇羞与未来的忐忑,上了来接她的皇家奢华的马车。一转眼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心思单纯的小女孩了,他也不是当初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了,他们疏远了。
他不知道从什么开始的,是他一个女子、一个女子领进宫还是他讨厌后宫的勾心斗角越来越少入后宫的时候,想到这他面色柔和下来。“爱妃起来吧!”
贤妃慢慢起来坐在椅子上。
“安王也是我的儿子,我自然要为他谋划。”皇帝想劝劝她放弃收右相女儿为义女的想法。
“圣上对安王的爱子之心臣妾一直铭感于心。”
“你是决意让他按自己的心意胡闹了?”
“臣妾自私,他是天盛的安王也是臣妾的儿子,臣妾也深知他的性格,他绝对不是无情无义、见异思迁之人,臣妾想自私一回,按他的心意来。
这是圣上当年赐的玉佩,说是可以许臣妾一个心愿,臣妾今日将它拿来,用它来许安王婚事自主的机会。”贤妃手里拿着一块玉佩,这么些年经常抚摸,玉佩外面早已形成了一层包浆。
齐天济的目光被玉佩吸引过去,这块玉佩是他在陈家临走时送给她的,告诉她这块玉佩可以让她许一个心愿,她当时闪着大眼睛问他那可不可以许愿让他永远留在她身边。
他内心震撼了,被一个十四岁小女孩的话震撼到了。没想到自己对她来说这么重要。可是他竟渐渐将这件事忘了,也忘了这块玉佩。
她入宫二十多年有很多艰难的时刻,可从来没将这块玉佩拿出来过,今天为了儿子却拿出来了。
“伊儿。”齐天济轻声唤她的小名,贤妃惊讶地抬起头,他有好久没这么叫过她了,心里酸楚、难过,眼泪差点掉下来。
“罢了,他的烂摊子让他自己去收拾吧!”
贤妃知道他答应了,开心起来,面上有了喜色。
“高兴起来就像当初陈家院子里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皇帝打趣起她来。
皇帝晚上宿在明安宫的消息传到了淑妃那里,她气的将宫人呈上来的糖水打翻在地,宫人不敢出声,收拾好悄悄退下去了。
“这个贱人是想要翻身吗?”她几乎都忘了皇宫里还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一连几日皇帝都是宿在明安宫,皇后收到传信并未在意,她在意的是安王会不会因为贤妃的事风头压过定王,她马上修书传信给公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