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安妙依的杀心!
尽管周人一向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这些钦察将领也都是知道奉武军强势的风格,因此面对他们以全城百姓性命想逼,奉武军是很有可能被激怒的··························而一旦奉武军被激怒了,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以狠对狠,如此一来出使奉武军营寨的使者便是会有生命危险的!目光扫视着一众低头不语的手下,巴哈特也是感到一阵心累,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将目光集中在了刚刚率先站出来发言的嘎查身上。嘎查虽然年轻,但也是部落的头人,在汗国中属于是贵族了,出使奉武军的身份地位是够的,而且刚才这小子第一个站出来要跑路,这样的勇气不应该只用在自己人身上,更是应该用在奉武军的身上!想到这里巴哈特心中也是有了决定沉声吩咐道:“嘎查,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你替大家去奉武军营中走一遭!”听到巴哈特把这要命的差事交给自己,嘎查先是一愣然后便是准备拒绝,然而还不等他开口一旁其余人便是纷纷叫好,认为他勇气可嘉,他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这顿时让嘎查十分无语,而感受到巴哈特深不见底的眼神,嘎查便是知道巴哈特下定了决心,即便他在说些什么,也不可能让巴哈他在改变主意了。想到这里嘎查不由在心中深深的问候了一遍巴哈特家族的女性亲属,然后十分无奈的站了起来向着巴哈特躬身说道:“谨遵巴哈特大人的命令!嘎查一定不辱使命·························”··································································易京,叶府安妙依在屋中照例阅读参谋部和中枢院送来的奏本,查看着过去一段时间内,奉武军境内发生的大小事情。当安妙依看到奉武军在幽燕,冀豫,齐鲁,辽阳的一百五十七座官家粮仓,储存的粮食已经不足正常时期一半的时候,也是不由微微皱眉。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以以叶明盛为首的奉武军高层,也是对粮食的仓储工作高度重视,致力于在保持市场供给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粮食的存储维持在高位,以备不时之需。不过随着为了降低云并关中的粮价,以及对抗蝗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奉武军也是拿出了大批的粮食供给到市场上。尽管中枢院方面给出的预测,是储备粮能够满足百姓的一切需要,能够维持市面上稳定的供给,但是眼看着存储中的粮食一点一点减少,安妙依也是有一些担心,担心万一储备粮消耗一空,但是事情还没有能够完全平息·····························思考了一会,安妙依微微叹了一口气放下了奏本,虽然有些担心储备粮的情况,但毕竟她现在有的只是知情权,储备粮的问题自然有中枢院和下面的布政司来解决,她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干涉这方面的情况。就在这时琪琪格来到了她身边,见此安妙依也是明白琪琪格必然是有事情禀告,旋即也是放下了奏本看向了琪琪格。对此琪琪格低声开口说道:“大夫人,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丫鬟春香跟我说,老夫人十分惦记大人的情况,一直想要问问大人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还说老夫人最近又做噩梦了!”安妙依闻言也是看向了参谋部送来的战报,她一直也是十分关注云并的战局,只要是参谋部有最新的战报送来,她都会第一时间查看,而目前最新的一份战报,是参谋部昨天送来的。根据参谋部的战报,目前云并的战况仍旧比较胶着,艾斯多安亲率的虎师仍旧在战场上处于主动地位,并且因为以为叶明盛在五岗山上,所以艾斯多安正率兵狂攻五岗山。奉武军这边局势相对被动一些,但是大谷县的防卫也是没有问题的,叶明盛在大谷县也是稳坐钓鱼台··························思索了片刻之后,安妙依向着琪琪格问道:“霍三那边有什么情况?”相较于参谋部那边的信息渠道,统调处作为奉武军的情报机构,他们得到情报更快也要更为细致。不过苏日安叶明盛赋予了安妙依知情权,但是这个知情权针对的是中枢院和参谋部,统调处是无需向安妙依汇报的。统调处的处长霍三,为了避嫌在明面上也是和安妙依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在私底下霍三也是积极的向安妙依靠拢,安妙依想要知道什么事情,只要不是太过机密,霍三也是会通过琪琪格送到安妙依手中。琪琪格想了一下向安妙依说道:“统调处那边的消息和参谋部差不多,都说大人在大谷县城稳若泰山,那位钦察大汗艾斯多安已经中计了!”“不过因为我军在云并的兵马并不多,所以目前只能持守势,因此云并局部战场的主动权在钦察人手中!”“但是在雍凉我军的进展的十分迅速,应该快拿下金城了,而在草原上罗卑人虽然迟迟没有拿下西额伦琴草原,但是也给了钦察汗国非常大的压力,现在钦察汗国全线吃紧,所以根据统调处的分析,钦察汗国撑不了多少时间了··························”安妙依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统调处的分析和参谋部的分析总体上来说差不多,统调处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但是在参谋部的分析中,众多奉武军的参谋都十分乐观的认为,只要奉武军攻下金城,那么艾斯多安最多在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到那时就是奉武军收割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就在安妙依心情稍有宽慰之时,耳边却是再次传来了琪琪格的声音。“夫人,霍处长关于云并的消息虽然没有特别的,但是却报告了一个有关于慕容家的消息!”听到“慕容”这两个字,安妙依神色一凝心中顿时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但还是沉声吩咐道:“讲!”得到安妙依的允许,琪琪格当即便是说道:“霍处长说慕容家的慕容正山,以完成父亲遗愿的理由已经动身前往了江南,据说是要将慕容伦的一些东西交给陆建朝!”此话一出安妙依顿时神情一凝,这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虽然慕容正山打着给陆建朝送东西的幌子去江南,但是安妙依哪里不明白,慕容家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显然让崔绍给说中了,这慕容家果然去联络陆建朝了!经过上次崔绍这么一提醒,安妙依才是意识到慕容家还有这么一杀招,虽然很不想要承认,但是安妙依不得不面对现实,如果慕容家真的动用家族影响力,为奉武军招降了陆建朝!那么以江南的分量,那绝对是一件泼天大功!而慕容家毫无疑问也将会凭借这等大功劳打破奉武军现有的权力格局,在奉武军的权力架构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最重要的就是,慕容清舞也会因此收益,在叶府中地位更加的水涨船高!想到这里安妙依的神情中也是不由闪过一抹阴郁,继续向着身旁的琪琪格问道:“霍三说没说,陆建朝对于慕容正山的来访有什么态度?”琪琪格思索了一下讲道:“据霍处长所说,江南方面对于此次慕容正山的到来十分平静,同时也是十分的低调!”听到这里安妙依心中安稳了一些,她能够看出来慕容正山的目的,陆建朝毫无疑问也能够看出来。因此从陆建朝目前的态度来看,他对于向奉武军投降看上去并不热衷,虽然这对于奉武军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安妙依来说,这却是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虽然安心了一些,但是安妙依还是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之前崔绍对她所说的话!其实不用崔绍说,从小就成长在洛安权贵圈子里的安妙依,也是明白陆建朝和慕容伦乃至整个慕容家的关系非常紧密!甚至当年在洛安还有人给陆建朝起了一个外号慕容建朝,这个外号虽然戏谑的成分居多,但这足以说明慕容家对陆建朝的影响力!不过在安妙依看来,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寒门出身的陆建朝,想要在门阀世家林立的大周朝堂上有所发展,那么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抱紧慕容家这颗大粗腿,利用慕容家强大的政治资源和人脉,来实现他陆建朝在仕途上的发展!为此他必须对慕容家言听计从,慕容家说东他不能说西,慕容家让他怎么做他就得怎么做!然而现在情况可不一样了,随着天下彻底大乱没有了一个富有权威的朝廷,慕容家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能力也是受到了严重打击。而不久之前的洛安政变,让慕容家的头面人物慕容伦以及大批族人死于战乱之中,毫无疑问这对于慕容家实力和影响力更是当头一棒····························尽管慕容家的一些核心族人,在慕容伦的后手中得以幸免于难,而且慕容家在奉武军中还有慕容玉良,慕容辉两个人身居要职,但是慕容家声望的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而陆建朝却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对慕容家亦步亦趋的小官了,如今的他已经是坐拥大周天下最为富庶之地的总督了,他和慕容家之间权势地位上的差距在此消彼长之下,已经是无限接近,甚至从某些程度上来讲,陆建朝已经超越了慕容家!所以对于慕容家是否还拥有对陆建朝的重大影响力,安妙依还是持一个怀疑态度!虽然对慕容家对陆建朝的影响力产生了一些怀疑,但是崔绍对于陆建朝这个人的判断,安妙依还是非常认可的!儒生出身的陆建朝并不是一个胆子很大,骨头很硬的人物!因此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安妙依认为目前这个情况,慕容家想要仅凭一张嘴就想要陆建朝是不现实的!但是当奉武军南下击败徐兆杰,兵临城下给予江南方面足够多的压力时,再由慕容家从中斡旋,那么陆建朝很有可能就不再坚持了,选择向奉武军投降,把富庶的江南交给奉武军··························一旁的琪琪格看着自家的主子阴晴不定的神色,心中也不由升起一计旋即向着安妙依建议道:“夫人,要不要让统调处做了慕容正山,然后嫁祸给陆建朝?”此话一出不由让安妙依一愣,不得不说琪琪格的话给她打开了一个新思路,而如果真这么做的话,那么只要做的足够好,那确实可以在慕容佳和陆建朝之间制造龌龊!当然事情肯定不能让统调处来做,首先霍三没有这个胆子,他虽然向自己这边靠拢,并且愿意帮自己做一些事情,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有多么心悦诚服,而是因为自己是奉武军主母,景仁是嫡长子!所以霍三才提前来讨好自己,但是自己若是让他做这样的事情,他肯定第一时间就汇报给了叶明盛!统调处不能用,不过不代表其他人不能用!安妙依手下可是有一些当年安之榕的旧部,这些人做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十分熟门熟路!不过对于是否要这么做,安妙依心中还是非常犹豫的,杀了慕容正山嫁祸给陆建朝,虽然会破坏慕容家对陆建朝的招降,对她安妙依自己是有好处的,但是毫无疑问这伤害了奉武军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