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歃血为盟

慕容琤与宾客们举盏谈笑,还不忘照顾沈舒窈,替她盛汤夹菜。见她唇角不小心沾了些食物残迹,拿了丝帕细心抹去。

柳夫人看在眼中,脸含微笑,显然对这位贵婿的细致体贴感到满意。

沈舒窈望着那张虚伪的笑脸,心底哼了一声,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里面一定藏着阴谋!

宴散后,她与柳夫人来到后堂喝茶叙话。

柳夫人望着她:“成亲一个月了,在王府过得如何?单看殿下今天的表现,似乎还不错。”

她内心有些伤感,不想让母亲担忧,低头笑道:“可不是,他在王府也对女儿照顾有加,关怀倍至。”

柳夫人又蹙眉:“听说府中有一位庶妃很得宠,还有两位夫人,不知与她们相处如何?”

沈舒窈暗叹口气,故作轻松地道:“那位苏庶妃性情娴雅,我们相处得很融洽,秦楚两位夫人,与沈家本是故交,自然更为和睦了。”

柳夫人欣慰地道:“这下我就放心了。你是个简单的人,心里没有那些弯弯绕绕,沈家人口简单,也没有一大家子相处的经验,一直担心你应付不了。”

顿了顿,又打量着她的身子:“这个月的信期还准吗?你可不能稀里胡涂的,有了身孕都不知道。”

沈舒窈讷讷地道:“哪有这么快?你看她们先进门那么久都没怀上。”

柳夫人摇头:“这事可不分先来后到,子女都是讲缘份的,有些人一辈子求而不得,有些人一次就有了消息。”

她笑吟吟地道:“上次我在庙里占了一卦,说你命中该有七个孩子,这么多儿女,自然要趁早才生得完。”

七个葫芦娃?沈舒窈差点一口茶喷出来,生怕柳夫人说出更带劲的话来,忙起身去更衣,落荒而逃。

她走出后院,路过书斋,听到里面传来高谈阔论,知道宾客们饭后移步至此。

原以为这些人在谈论诗词,可细细听来,声音铿锵,慷慨激昂,似乎在商讨朝政。

悄悄凑近墙根,透过雕花窗孔望去,室内黑压压一片人。

慕容琤坐在上首椅上,目光凝重,面色庄肃。

只听秦书屏肃声道:“四大世家专权独断,操揽朝纲,压制我们这些平民出身的科举官员,大家纵有满腹才志也得不到施展,真是可气!”

楚抚轩接言:“不仅如此,四府之人品行不端,尤其是裴家,嚣张跋扈,强取豪夺,早已民怨四起,骂声载道!”

沈逸墨微微颔首:“所以,推翻世家是肃清朝纲,开创盛世的前提。这些人虽然根基深厚,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何愁大事不成?”

最后,慕容琤缓缓站起身来,清声道:“各位都是胸怀大志,学识渊博之士,本王不才,愿做这个领头人,与大家一起携手,共展鸿图。”

沈逸墨适时地接言:“殿下英明神武,我们自当竭力拥护,马首是瞻!”

秦楚二人也随声附和,室内之人都热血沸腾,情绪高涨。

沈逸墨与慕容琤对望了一眼,微笑道:“既这样,大家就歃血为盟,立下誓约,从此以后风雨同舟,和衷共济。”

他拍了拍掌,下人抬着一只巨盘进来,里面早准备好了十几碗清酒。

众人一个个走前,拿刀割破手指,滴了血在碗内。最后一饮而尽,每个人眼中都闪动着激动跳跃的火花。

她呆呆地望着这一幕,无法想象这些平时文质彬彬的儒官们,会有如此激情狂热的一面。

推翻世家,谋夺东宫,无论哪一条路,都是艰难重重,风险万分。

他们就借这个宴会为幌子,集体走向了一条万劫不复之路。

回来的马车上,沈舒窈心事重重,仙姑的话终于应验了,内心隐隐感到担忧。

“你们终于成为一丘之貉,狼狈为奸了。”她望着窗外默默地道。

慕容琤霍地转过头来,目光冷肃吓人:“你既看到了,就不要四处乱嚷,否则连你父亲也会没命。”

她轻哼一声:“世家也许真如你们所言,鱼肉百姓,怨声载道,可太子他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也要反他?”

他的目光越发阴冷:“太子骄奢淫逸,目无法纪,朝中众臣有目共睹,这样的人怎配居储位?”

“立嫡立长是祖制,皇上是不会轻易改变心意的,”她沉声道:“而你谋害太子是大逆不道之罪,即便成功也无法压服天下。”

他听到这里,不由怒发冲冠:“你身为我的王妃,竟然灭胳膊往外拐,长他人志气!”

呼叫停车,指着车门命令:“下去自己走,好好地反省,本王不想再看到你!”

她一怔,狠狠地瞪着他,他目光坚决,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想到他会武艺,手无寸铁动手只有吃亏的份,只得愤然下了车。

马车很快便绝尘而去。

接下来,大街上的人都难得地看到一幅奇景:一位凤冠鞠衣,满身锦绣的女子,在一群下人的簇拥下,提着裙裾跌跌撞撞朝前走着。

快到王府时,天空又下起了雨来,她全身淋湿,更显狼狈不堪。

咬牙切齿地大叫:“慕容琤,你欺人太甚,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第二天,沈舒窈收拾了一番,带着几个丫鬟出了府,在门口正碰到散朝回来的慕容琤。

他满眼疑惑:“你要去哪里?”

她冷笑一声:“当然是进宫请安,见你的父皇母妃啊。他们肯定也想知道,我这个圣旨钦定的王妃,在府中过着怎样的日子。”

说完转头飘然而去,慕容琤的神色果然有几丝慌乱。

她坐着马车来到皇城,从东华门而入,来至林懿妃所居的舜华宫。

院中花木扶疏,秀丽雅致,上首是五间华丽的殿宇,殿前种着两株梨树,正开得洁白如雪。

进入大殿,一个眉清目秀,穿着银红裳子的宫女忙上前施礼:“奴婢吟樨见过王妃娘娘。”

沈舒窈料定她是这宫中最高等的宫女,微微含首,环顾室内:“母妃在哪里?”

“懿妃娘娘正在后殿佛室,稍候片刻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