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君前对奏
前面说过,汉王朱高煦一党为了将东宫的势力一网打尽,真的是绞尽脑汁,精心策划,既暗中传播谣言,又组织官员参奏太子党的官员。
更为可恶的是,买通了永乐皇帝身边的近侍,不断地挑拨永乐皇帝的怒火。
所以,永乐皇帝在沙河接到兵部尚书金忠和指挥使杨义呈上的《迎銮表》的时候,便忍不住当众申斥太子,紧接着又下旨将东宫的众多主要辅官如左春坊大学士黄淮、司经局正字金问和司经局洗马杨溥、芮善等人逮捕下狱,并让锦衣卫将蹇义和杨士奇两人押送到銮驾之前来接受审问。
就效果来看,汉王的努力是极为成功的。
待到永乐皇帝的这一旨意传到南京,朝廷之上顿时人心惶惶。
加之,在汉王等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朝廷上下都认为太子的储君之位很快就要被废掉了,朝廷政局一时变得复杂到了极点。
单就东宫的情况来说,太子朱高炽现在正面临着有生以来的最大的危机和挑战。
不可否认,失去皇帝信任的太子,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身边的人几乎是无一幸免的。
所以,朝中的许多大臣开始另谋出路。
原先已经投靠了太子的官员,或者倒戈,投向了汉王一党,稍微还念点情谊的官员,则开始谋划隐退。原本和汉王一党的势力尚且不分上下的太子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
至于之前有意投向东宫的大臣,现在对东宫,更唯恐避之不及,哪敢再和太子扯上关系,深怕连累到自己的前程。
且不去说那世态炎凉,讲那人情冷暖,单说此时的皇太子,真是势单力薄,自身难保。
那么,朱高炽接下来又将如何应对呢?
若是放在前朝的那些太子身上,比如唐朝的李承乾,早就自乱阵脚,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于自暴自弃,错漏百出了。
可是我们的这位朱高炽太子,却能沉着住气,有条不紊地继续监国理政。若论涵养,真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但就这一点来说,可真是千古第一人。
不,应该是千古第一太子!
那么,在此种情况之下的杨士奇,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
其实,在杨士奇被押送到沙河来的路途中,汉王也曾派人暗中拉拢过杨士奇。
当时受汉王指派来做杨士奇工作的人就有好几拨,既有威胁杨士奇的人,也有向杨士奇许诺的人。
他们有的让杨士奇看清楚太子迟早被废的形势,早点转投汉王门下,否则将汉王列为打击的对象。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纵然不是用杨士奇的性命,至少也是要用杨士奇的前程来给朱高炽的储君之位作陪葬的;有的向杨士奇许诺,只要杨士奇转投汉王一党,不用他在皇帝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汉王会保证杨士奇不受牢狱之灾,且很快官复原职。
然而,杨士奇表面上虽然虚与委蛇,想方设法应对过去,但是心里却一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面见皇帝时,找机会帮太子一把。
且说永乐皇帝告别了道衍和尚,来到了中军大帐之中,让人将杨士奇传唤了上来。杨士奇经过一番梳洗和短暂的休息,平日里的大臣气象倒是基本恢复了。一进大帐,先是一通觐见的礼数之后,便跪在了地上,说道:
“罪臣杨士奇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乐皇帝从龙案后,直接走到了杨士奇的跟前,一边将杨士奇扶了起来,一边轻声说道:
“这几天让士奇受罪了!一路上锦衣卫有没有为难你?”
杨士奇见皇帝亲自相扶又出言关心,也不敢矫情,赶忙躬身拱手答道:
“谢皇上,罪臣没事!”
“朕这次让人将你押来,只是有些事要向你问清楚而已,你无须惊慌,如实回答就行!”
永乐皇帝一边安抚,一边解释地说道。
“罪臣遵旨。”杨士奇干净利索地回答道。
“想必你心里也已经清楚朕要问你什么事了?”永乐皇帝继续问道。
“恕罪臣愚钝,不知皇上有何事要问罪臣。
还请皇上示下,罪臣定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杨士奇此时心里哪能不清楚永乐皇帝要问的是什么事,可是他不能因为自己知道,以及皇帝也认为他知道,就承认自己知道呀!
一旦承认,那可得担多大的罪名,至少一个揣摩圣意的罪名肯定跑不了,所以便请罪道。
永乐皇帝见杨士奇的回话比以往生分了许多,也不再多说其它,便毫无掩饰地问道:
“士奇啊,如今朕算是看清楚了东宫的那些辅官的真面目了,他们都是想着朕早点死掉,好博一个拥立太子的功名。
朕不仅对太子失望透顶,而且,除了你和蹇义之外,朕对拥护太子的那些东官文官们一个也不会再相信了。
你来告诉朕,太子是否已经失去了耐心,想抢班夺权,不然的话,为什么会如此怠慢君父,践踏朝廷礼仪,在接驾的事情上为何如此地迟缓?”
前面说到,杨士奇已经下定决心要拉太子一把。然而,这么做并不是不存在风险的,相反风险是极大的。
要知道,永乐皇帝已经明确表示他不再相信东宫的辅官了,而且他也几乎将东宫的主要辅官逮捕下狱了。
别看皇帝在前面说了多少好听的话,一旦处置起他来,肯定是不会手软的。
不过,此时的杨士奇却毫不畏惧,在永乐皇帝提出这个问题的瞬间,便已经决定了替太子承担责任。只见,他鼓起了勇气,无畏地迎着永乐皇帝的锐利的目光,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一直以来,太子都是一个谦恭礼让的人,对圣上更是恭敬孝顺。
圣上这次北征瓦剌,让太子留守南京监国理政,太子更是兢兢业业,日夜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深怕朝政出现错漏,影响陛下的北征大计。
为了能给圣上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更是下令东宫节衣缩食,减少开销。
至于此次之所以发生接驾迟缓的事情,都是因为是我们作臣子的没有提前作好准备,才会冒犯了陛下,其罪责都在于我们作臣子的身上,与太子无关。
请陛下治臣辅佐东宫不力之罪!”说完又再次跪拜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