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惊梦中觉醒
1,噩梦
NY市WL区英庄镇的一个小村庄里。
“咦,我为什么被捆在这里?”高旋心中疑惑,然后看到了诸多围观的村民,全是一脸的凝重,把他围成一圈,却都不说话。
他扭头向后看了看,发现自己被捆在村子正中央的一颗老槐树上。
“放开我!”高旋大喊大叫。
没有人理会他。
“快放开我!你们想干什么?”高旋继续大喊大叫,心中恐惧起来。
依然没有人说话。
突然,对面的人群分出一条道来,高旋的父亲高文耀,在一位道士的陪同下,向捆着的高旋走了过来。
高旋大喜!
“爹,你快救救我!他们这是要干什么?”高文耀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高旋的人;高旋看到他,心里的恐惧一扫而光,全是即将得救的惊喜和激动。
高文耀含着泪,走到高旋面前,单膝着地,跪了下来,“旋儿,咱们乡里,半年没下雨了。断了一季的收成,人们有的开始逃荒,有的已经饿死。如果再有一个月不下雨,秋季的庄稼,也会颗粒无收。乡里准备用16个童男童女,祭天祈雨。”
“祭天祈雨?”高旋吓了一跳,“爹,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相信这些鬼话?”
“三天前,这位道长来到乡里,说我们这里之所以久旱不雨,是因为我们这里有一个命中八字带了五个土的男童,最为克水。他说这个男童今日会满十二周岁,于今日正午献祭,十二个时辰之后,乡里必降大雨。”高文耀说到这里,泣不成声!
“今日正满十二周岁?”高旋突然明白了,“是我?”
父亲不再说话,只是抱着他哭泣。
“所以,你昨天提前一天给我过生日?”高旋出奇地冷静下来,不再哭喊。
“你早就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让我逃跑?”高旋恨恨地说。
“如果你跑了,那十六个孩子怎么办?求不来雨,全乡的人,都没法活命。”高文耀哭着说道。
“时辰快到了。”那道长走上前来,示意两个村民,将高文耀架开。
“爹!我来问你,如果我死之后,十二时辰之内,天若不雨,怎么办?”高旋冲着离去的父亲,厉声逼问。
“爹会去陪你……”高文耀不敢回头看高旋,一边向外走,一边回道。
“我跟你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害我?”高旋问走到自己面前的道士。
“我只会做好事,哪会害你?你是不是想修成圣贤?”道士看着他笑。
“是又怎样?”
“那就对了。你不要不甘心,也不要抱怨。你一个人的命,换来十六个孩子的命,换来这一乡百姓的活命,这不就是成全了你的圣贤之道吗?我做这个事情,成全了你,也救活了成千上万的百姓,怎么能算坏事?”道士依然在笑。
高旋语结,低头思索。
道士见高旋不再说话,也不再挣扎,手中拂尘一挥,“动手吧。”
高旋抬头望去,只见两个村中壮年,抬着一把笨重的狼牙大锯,向他走来!
“用锯?”高旋惊惧之心,再度绷出。
“水生木而泄身,土克水而水绝。连人带树,一并锯断!”那道士下了最后的指令。
眼见锯齿到了自己的腰间,高旋毛发倒竖,惊叫一声,从床上醒了过来……
2,自省
“十二周岁。”高旋想起那个噩梦,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喃喃自语。
“我今年三十一岁了,明年三十二岁。除了这满腔怨恨,我一无所有。
昆明观音洞外的那个老道士说我如果三十六周岁还未成家,就一定要出家,否则必遭横祸。封建迷信,自然不能当真。
但是,如果我的心中,除了怨恨还是怨恨,积压和憋屈的时间久了,说不定真的会去做一些极端的事情,那时候要么被人收拾,要么被法律收拾,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从这个意义上看,他的推断也很可能变成现实。”
“我命占三个华盖,八字五个土。命理说占一个华盖,就是与佛有缘,我直接占了3个华盖,出家也算是正常的了。”
“这十来天,除了怨恨,除了愤怒,除了哭泣,我还做过什么?
什么也没做,这是软弱无能,这是认输,这是自甘堕落!如果我是这样的人,我就活该不幸,怨不得任何人,也怨不得老天!”高旋忽然扬起右手,啪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还是不解恨。
他左右开弓,接连给了自己十几个耳光,只扇得脸上发麻,眼冒星星……
如果,如果我真的只有五年的寿命,只能活到36岁,我应该怎么度过最后这五年?继续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吗?继续这样恨天恨地恨自己下去吗?
父母呢?他们刚刚过了两年好日子,自己就从深圳辞职了,然后混到了房租都交不起的地步,他们以后怎么办?
我的梦想呢?还在小人与君子之间挣扎浮沉,还在生存线上挣扎浮沉,修的什么心,悟的什么道?
去一趟嵩山吧。
到中岳庙去拜拜三清吧。
到少林寺拜拜佛,拜拜观音吧。
希望到这空门之中,能破除我这心中的执着,让我放下。
放下对她的爱,也放下对她的恨……
3,照见
嵩山之东,为太室山,是中国八大名山之一。
因为大禹的第一个妻子涂山娇,在此居住,所以得名太室山。
高旋最喜欢读的两本书,一本是《史记》,一本是《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史记》中提到太室山时,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
站在太室山下,高旋拿出《史记》,翻看《五帝本纪》那一章,读到舜帝重华的故事时,心有所动。
重华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重华的母亲去世之后,瞽叟好不容易又娶到一位媳妇,自然宠爱有加,倍加珍惜。瞽叟与重华的继母又生一子,名曰象。
继母与象经常在父亲瞽叟的面前,说重华的坏话。瞽叟信以为真,哪怕重华有微小的过错时,他也会施加非常残酷的惩罚。
重华却对父亲、继母依旧孝顺恭敬,对自己的弟弟也处处忍让爱护,贤孝之名,渐动天下。
尧帝就想把自己的帝位传给重华,却不放心,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重华,并派了九个人跟着重华做事情。
重华跟娥皇女英相处融洽,并能够使得九个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坚定了尧帝把自己的帝位传给重华的决心。
重华的弟弟象贪图重华的财产和两个妻子,就跟继母、父亲合谋,杀死重华。
瞽叟命令重华到谷仓上面,用泥巴修补房顶。
重华到了屋顶,象立刻撤去了梯子,并放了一把火,想烧死重华。
重华想起鸟儿飞翔的样子,就找到两个斗笠,左右手各拿一下,从屋顶跳了下来,得以逃生。
瞽叟跟象再次合谋,让重华挖一口深井。
重华觉得违背父亲的命令,就是不孝;但是下到深井之后,父亲和象就会谋杀自己,深井就成了死地。
他在把井挖到一半的时候,悄悄在井壁上挖了一个能够藏下自己的洞穴。之后的日子里,他就白天挖井,晚上挖那个洞,直到挖出一条通道来。
这天,他刚下到深井,象和父亲就开始在上面向井里面填土,直到把整个井给填平了。
二人以为重华已经死了,象就说:牛羊和粮食归父亲母亲,重华的两个妻子和那张琴,归我了。
象跑到重华的屋子,拿起那张琴洋洋得意地弹了起来——这时,重华走了进来。
象大吃一惊,以为他是神人,慌忙掩饰说,“兄长,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心中悲痛,这才到这里弹琴来表达哀悼的。”
重华继承了帝位之后,并没有报复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对父母依然恭敬孝顺,还把自己的弟弟象封作了诸侯。
“圣人之德,伟人之胸怀,还真不是我这种凡夫俗子能够比的。看看舜帝,对于两次要致自己于死地的弟弟和父亲,能够放下过去,仍然尊重爱护,可是我呢?凡夫俗子,终究是凡夫俗子。”高旋闭目思索起来。
佛家讲贪嗔痴慢疑,是为五毒。
我这心中汹涌的怨念,来自于我的贪痴。
我这心中汹涌的恨意,来自于我的嗔怒。
是我的傲慢和虚荣,让我一直不能放下她的过去;
是我的疑心不断,一直不断地考验她,才让她对我心灰意冷,投向了别人的怀抱。
贪嗔痴慢疑,我无一不沾,我才是那个五毒俱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