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高旋算命
赵玉秋拿起笔,看了看黄高官一眼,沉思了一会,方在那张白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一个“望”字!高旋将赵玉秋写字前的这些细微动作,都观察在眼里,这才看向那张白纸和那个字在白纸中的位置。
“阿姨,您要测的,是一个人的寿命或者身体健康状况吧?”高旋认真地盯着那个字,头也不抬地问道。
“啊,神了!是要测寿命!”赵玉秋惊叫起来。
“这个字,位于这张白纸正中央偏西北的位置,是为乾位。乾为天,为父,为君,在女子为丈夫。赵阿姨,你要测的这个人,是您的老父亲,或者黄高官吧?”高旋依然没有抬头,拿起笔在那张纸上指指点点,好像里面藏着无穷的奥妙一样。
“哎呀!真是神了!老黄,我起卦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你的身体健康!我一句话都没说,小高居然把这都给看出来了?”赵玉秋一激动,伸出胳膊,拿右手在黄高官面前的桌面上,拍了两下。
“年纪轻轻,便有这等本事,了不起!小高,你这是怎么看出来的?”黄高官也大为好奇起来。
“黄叔叔,赵阿姨,你们来看——”高旋拿起了那张纸,用笔指着望字说道,“望,亡字开头,所以可以断出,阿姨问的是生死存亡之事,事关重大;月跟在后,月为时间,为晚上,所以我推断阿姨问的这个事情,是阿姨急于知道答案的事情——再加上字的方位在乾位,黄高官你已经退休了,所以阿姨不会再问前途,那就必然是问的健康了。”
“小高,从这个字上看,你黄叔叔的身体健康怎么样?需要注意什么?”赵玉秋紧张地问。
“阿姨,我推荐您看一本书,书名叫做《了凡四训》。看了这个书,您就不会再问我这个问题了。”高旋笑道。
“哦,为什么看了《了凡四训》,就不会再问健康的事情了呢?”赵玉秋对高旋的这个回答,显然不满意。
“阿姨,我给你讲一个里面的小故事吧。有一个村霸,仗着身强力壮,在村里不是偷,就是抢,虽然好吃懒做,却也盖起了三间瓦房。
有一天,镇子上来了一个算命先生,去找他算命的,没有不准的,大家都把他当做了活神仙。这事传到村霸那里,他就跑到镇子上,让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什么时候能娶上媳妇?
那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告诉村霸,你不用算自己什么时候能娶上媳妇了,因为你的寿命只有30天,早点回家准备后事吧。
村霸大怒,就想动手掀摊子。
算命先生立刻说道:你先等一下,我来算算你过去做过的三件事,如果有一件不准,你再砸摊子,如何?
村霸就压住怒气,让算命先生算他过去的事。
第一件,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晚上,你跑到隔壁村里的孤寡老人家里,偷了他家仅有的三斤大米,是也不是?
村霸听了大吃一惊!因为他确信那件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即便是那个老头也不知道偷米的是他。
他就不敢再动手了,等着算卦的说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结果,那算命先生说的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没有一件不对的,甚至连发生的具体地点、具体时间、那天是晴天还是下雨天,都说的分毫不差!
这村霸这才相信,眼前的算命先生,就是活神仙啊!
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中,想起自己只有30天寿命的事情,内心就悲痛不已。
他住在自己的三间瓦房里,忍不住反省道:你说我一个人,要这三间大瓦房,有什么用呢?
唉,我偷这家,抢那家,以为自己得到的越来越多了,以为自己越来越富有了,却没想到因为拿了这些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后,竟然折了自己的寿命!
越想,他心里越是悲凉。
然后,他又想到,自己在村里作恶多年,恐怕自己死了,连个帮自己买棺材的人都不会有,更别说帮着把他埋进土里了。
再想想,即便有人把他埋进土里,估计也会有人会刨他的坟的。
他越想,越害怕。越害怕,就越想消除村里人对自己的愤恨,好让自己能够被村人埋进棺材。
他想来想去,做点什么事情好呢?
他想到村前有条河,夏天涨水的时候,村人和牲口出行,都要走独木桥,每年都有因为走独木桥而淹死的人或畜生。
他就想,如果自己能够帮助村人在这条河上,修上一座桥,是否就能消除村人对自己的怨恨呢?
但是,钱不够怎么办?
算了,既然要死了,留这个房子有什么用呢?
想到这里,他就把房子也给拆了,用房子的砖头和木梁,没日没夜地干活,把桥给修起来了。
把桥修好了之后,距离他的死期,只有两天了。
他就躺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等死。
两天过去了,他没死。三天过去了,他还没有死!
啊,我竟然没死?他非常开心。
开心之后,又看着被自己拆掉房子后空空的宅基地,勃然大怒起来!
那个算命的老道士,居然敢骗我!害得我把自己的房子也拆了,我不能饶他!
他怒气冲冲地跑到镇子上,到了那老道士的算卦摊位前,几脚踹翻了卦摊,就要对老道士动手。
那老道士看到他居然还活着,也是大吃一惊。
他立刻掐指一算,然后大声笑道,‘壮士,你是否将自己的房子拆了,给村人修了一座桥?’
村霸听老道士这么一说,心里一哆嗦,立刻住手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倾尽所有,修的这座桥,相当于救了几条人命!
所以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显现出这么大的福报。恭喜你,你的寿命,又多增了三年!’
村霸一听,吓得立刻跪了下来,向老道士赔礼道歉。
然后,村霸问老道士,你有没有什么法术,能够让我多活三十年的?
老道士告诉他,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你想要多活三十年,就要在未来的三年里,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多积累功德,自己的寿命和福报,也就自然增长了。”高旋娓娓道来,让赵玉秋和刘影甚至包括黄高官,都听得入了迷。
“小高,黄叔叔六十多岁了,以前也见了不少算命的和学佛的,但听他们讲不了几句,我就觉得他们是在瞎扯淡,听不下去了。
今天,在你这里,我算是取到真经了。”黄高官首先从故事里回过神来,第一个向高旋伸出了大拇指。
“小高,这人的寿命,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积德行善,来不断增加的吗?”赵玉秋半信半疑地问道。
“阿姨,人的寿命能否通过自己的修为改变,只会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答案,那就是不管我们怎么修行,这个寿命就是个定数,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第二种答案,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寿命。你说对吗?”高旋问道。
“嗯,是只会有这种答案。”赵玉秋肯定地回答。
“如果是第一种答案,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寿命都是定数,不会改变,对吧?”
“对。”
“既然如此,不管我们如何恐惧,如何害怕,如何担忧,无论我们距离亲人是远是近,他们的寿命都是定数,那我们的这些负面情绪,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都是定数,我们为什么不能战胜自己的那些毫无意义的负面情绪,在有限的日子里,珍惜当下,快快乐乐地跟家人在一起,安安心心度过余生呢?”高旋问道。
赵玉秋呆呆地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第二种答案,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积德行善,来增加自己的福报,增加自己的寿命。那我们应该做的,也不是去担心害怕我们还有多少寿命,而是应该积极地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多做对这个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事情!如何通过帮助他人、造福社会,来为自己添福添寿!”高旋再度发言。
高旋的话,如春雷阵阵,在赵玉秋沉闷已久的心田炸放……
黄高官站了起来,走到赵玉秋面前,把双手搭在赵玉秋的肩膀上,动情地说,“玉秋啊,想不到你我活了六十多年,还不如小高活得通透!
跟我去北京吧,或者咱们一起回南阳老家!没有你陪着我,我这身体才垮得更快啊!”
赵玉秋瞬间泪流满面,“我自幼丧父,就有算命的说我命硬,克死父亲,将来也会克死老公。我眼看你退休之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就又想起了这些话,害怕自己真的把你克坏了……”
“赵阿姨,您跟黄叔叔真心相爱,这便是最大的美好,最大的善。您看这个火锅,底下是火,中间是金,金上是水。火能克金,水能克火,看似都是水火不容的。但是将这三者放在一起,就能做出这一等一的美食,您说对吧?”刘影见时机成熟,也帮忙下药。
“人生就如同这火锅的汤水一样,底下的火烧的越凶,锅里的水翻腾的越欢实!只有烧开了的汤水,才能烫熟放进锅里的各种菜品。可怕的不是火烧的旺了,汤水就会被熬干;可怕的是汤水少了的时候,我们还不及时加汤。”高旋拿火锅作比喻,再次巩固疗效。
“你是说,人的寿命,就跟这锅中的汤水一样,本来是定数,只会越熬越少?但我们多做好事,多存好心,就能够像向火锅里加汤水一样,不断增加我们的福寿?”郑玉秋一边用黄高官递过来的湿巾擦着眼泪,一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