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联合考察

翌日,雷老谢绝了老爷子的邀请,在杨天的陪同下,与陈老一起再游园林。

白洋则作为东道主,同样是九宫连环寨最闲散的人,带着梁老和崔老等诸位院士考察寨子也最合适不过了。

寨子内的水源地,经过初步检测,远远高于国家标准的I类水质,基本上可以直接饮用,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对人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个消息让几位院士兴奋不已,对这次考察,信心又增强了几分。

因为实地考察的缘故,众人没有坐车前往梯田。沿着珠玉河的支流双露溪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湍急的溪水随着众人的脚步逐渐变得缓慢起来,水面也宽阔起来,洲渚散落,或参天大树雄踞一方,或牡丹、月季之类的灌木丛生,有水鸟落脚,小雀栖息。

继续前行,一片片圩田陡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圩田种植的很杂,有各种蔬菜,有果树,还有逐渐转黄,即将进入收割季的水稻、小米、糜子、黍子等等。

“崔老、梁老,还有几位专家,眼前这些圩田,绝大部分都是火山锥改造的,剩下的都是一些洲渚演变来的。”白洋指着水面上鳞次栉比的圩田说道。

“之前的面积更大,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号召,溪水两侧的一些人工湖泊,种上了花和树。”

火山锥?

几位院士面面相觑,怎么就是火山锥了?

他们虽然不是研究地质学的,但一些基础理论还是了解的。从未听过哪里有这样的迷你火山群,而且被利用,成了连片的良田。

不用吩咐,身边的研究生们拿出专业设备,穿过石拱桥,开始对一座座圩田进行水样和土壤的采集。

梁老、崔老和陈教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第三方,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专业的素养。

崔老是土壤生态学的专家,他在圩田的边缘用手挖起一坨泥土,然后握在手心里,细细感触。

这是他的一个绝活儿,不借助实验分析,用手就能感觉出土壤的肥力如何,大致的矿物质元素多寡。

“咦?”崔老惊讶地看着手中的土团,看上去和东北的黑土地没什么区别,但他知道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土壤里面混杂了火山土,有着更丰富的矿物质,透气性更高,似乎还有亲水特点,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

“白洋,你们这里的土很特别啊。”崔老站起身来,将手中的土团交给身边的助手。

“亲水、透气、富含矿物质和腐殖质,虽然还没有进行检测,但凭借我多年的经验,结果不会太差,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类型的土壤。”最后他又说了一句。

“这土地有种活力,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运动。”

看着崔老紧皱双眉的样子,白洋被吓了一跳,老头儿手感也太好了吧,这都能测出来?有点儿玄学。

今年梯田的肥料不同于往年用人、牲口粪尿做的堆肥,全都用的以九天玄女地理御龙丹为主做的厚德百灵砂啊,调理地脉、提高肥力那是一绝。

“您这手太敏锐了吧。”白洋诧异地看向崔老。“我们不仅九宫连环寨有着风水阵的加持,就是梯田和圩田的开发也是依照风水阵布置的,同样的种子在我们这里品质能好上三分。”

崔老自得地摆了摆手,然后云淡风轻地说道“:我这双手几十年里,丈量了全国大多数地方,不说对所有的土质了如指掌,但感觉出八九分的样子。”

崔老的样子,白洋一点儿也不觉得逼格高,这是理所当然的,人家不仅仅是植物学家、农学家,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土壤生态学的权威,说出来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是不是火山土的缘故?”白洋轻声提醒道。

“哎?”崔老愣了一下,随即神情凝重地说道“:不排除这个可能,至于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检测。”

继续朝着梯田方向走,正如白洋所说的那样星罗棋布的圩田不同区域种植的作物不同,外围的湖泊遍植银杏、桦树、杉树、松柏等,略近处是一些灌木,然后依次是果树、蔬菜,最靠近梯田的是粮食作物。

和清露河与白露河交汇处相邻,这里已经看不到河流的的样子了,是大大小小的湖泊群彼此勾连,大大小小的圩田置于其中,一望无垠,更有无数让人眼花缭乱的桥梁,那场景实在是太壮观了。

走进圩田腹心,众人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平时最靠谱的太阳与指南针竟是南辕北辙,不仅仅如此,指南针指向的南方永远是前方。

“教授,咱们迷路了。”崔老的一个助手突然焦急地说道。“您看这指南针。”

崔老没看指南针,冲着白洋说道“:这是风水阵的问题吧。”

经常在野外考察,崔老也算是野外专家了,自然知道问题出在哪,所以直接将问题抛给了白洋。

“嗯。”白洋点了点头,毕竟大大小小的的圩田基本形状都相似,各个方向的桥梁都有,周围又有树林遮挡,辨认不出方向很正常。

“其实,这里可不比双生园里的回廊复杂,您看这里种植的农作物是有规律的,您以梯田为坐标,不管石拱桥的方向,您就能走出去。”白洋指了指他们前边的一座座巍峨的雪山说道,至于是不是梯田?云霭缭绕,看得不是很真切。

“那回去呢?”那个助手突然问了一句。

“坐车呗。”白洋摊了摊手略做无奈地说道。

“坐车?”他傻了。

……

“嚯。”见到鳞次栉比、巨大的水车,一个个都傻了,梯田他们见过,不论国内国外还是水田旱田,各种类型的梯田都见过,只是这装水车的梯田却是第一次,这是什么操作?

人文景观?自然不是没见一排排水车正在汲水吗。利用山溪的水流的动力,逆山势,高低错落,九路水车盘旋而上,宛如九天腾飞的巨龙,直插云霄,没入云海之巅。

“你这?”梁老激动地指着宛如巨龙的水车,被震撼地说不出话来。

“汲水用的。”

紧接着白洋又补充道“:风生水起,这些水车是整座梯田的风水局的组成部分。”

“在山的背面也有梯田,是旱田,与这面的水田正好一阴一阳,两三年之后您看到的山溪会断流,水田变旱田,水车正好反过来用作灌溉,水车是沿着山体盘旋一周的。梯田从上到下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湖泊,用来蓄水。”

“雪山雪线以下,环绕的是一个个巨大的湖泊,仿佛串起来的珍珠一样,但泉眼只聚集在两侧,泉水也是每隔两三年就是一个轮回,每次只有一侧泉水涌出,泉水无论从哪侧涌出,只会对面的山溪流淌,泉水一侧的山溪就会断流。”

“水田、旱田犬牙交错的地方,那真是步步不同天,可能你站的地方是艳阳天,下一步就会是落汤鸡,总之我们这的梯田很是神奇。”

这也太神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