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电影改编
张伟现在算是整个军区的名人了,再说编史这项工作对于部队来说明显意义重大,部队是最重视荣誉和传统的地方。一支部队创立时间早,资历老,战史辉煌,它的士兵走出去别人都会不由竖起大拇指夸赞,倍儿有面子。
所以张伟在向团长张大山和政委李春来提了下这件事情之后,二人都表示会全力支持。在开过会议之后决定成立团军史战史编委会,由政委任编委会主任,邀请军区的战史研究专家来担任主编和顾问,张伟任副主编,主持具体编辑工作。109团是军区第一个进行军史战史编纂的单位。
张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带着宣传股的人员走访了上百位老同志,打了上千个电话了解查询历史资料,写出了几十万字的史料记录,为编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张伟现在只能先把编纂任务布置下去,《花环》舞蹈剧的排演,关于坦克兵的小说的撰写,《花环》电视剧剧本的把关,这些就已经让张伟忙的有些焦头烂额了,最近又有电影厂找上门来了。
九月底,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首先找上门来。张伟作为一名军人,当然是希望把《花环》电影的拍摄工作交给八一电影厂来进行,于是马上就点头答应了。
八一电影厂派来了两名经验丰富的编剧,来协助张伟进行电影剧本的改编工作。三人在团部的招待所里面待了一个星期,勉勉强强的将剧本的初稿给打磨了出来。
改编工作中,三人分歧很大,两位编剧希望电影以一连在战场上面的几场战斗戏为主,增加赵蒙生勇闯地雷阵和刘三喜救助战友而牺牲的戏份,突出英雄的正面形象。而像是小北京因为两发臭弹而牺牲的剧情,以及赵开来砍甘蔗的戏份最好少写,甚至不写,以免给人民军队抹黑。
而张伟则希望将视角集中于战前和战后,缩短战场的篇幅,重点描写李军长甩帽子怒骂赵蒙生,小北京的牺牲,赵开来砍甘蔗牺牲而不被嘉奖,以及李大娘用抚恤金还欠款这几场戏,用写实的标签来反映军队的生活。
这根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理念,张伟感觉两位编辑的思路完全还停留在二十年前,意图塑造那种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这不能说不对,军队的宣传部门就是做这种工作的,用光辉的英雄形象来感染教育世人。
但是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张伟认为老百姓更想要看那种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军人形象,《花环》一书能够受到大众的追捧,就是因为他的真实性。
张伟毕竟是小说的原作者,虽然两位编剧的年龄大,资格老,但是最终还是以张伟的意见为主编写好了剧本的初稿。
张伟将剧本交上去之后,就去忙战史编辑工作去了。
没想到三天后,八一电影厂负责审核电影剧本的电影审查委员会将剧本给打了回来,要求张伟他们进行修改,并且附上了十三条修改意见。
果然和两位老编剧的想法一样,还是老话题,他们认为剧本表现了太多的社会上和军队内部的不正之风,以及革命老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在意识形态上面有很大的问题。而军队是最注重意识形态的单位,所以剧本必须作出重大修改,保证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问题。
张伟看了看这些意见,感觉要是按照这些人的意见修改的话,《花环》拍出来肯定会和上一世的经典天差地别,肯定会被人骂。
那两位编剧是八一电影厂的老编剧了,在军事影视作品的制作方面经验丰富,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面的拿捏十分老道,早就知道这样改编肯定不行,奈何张伟一意孤行。现在看到剧本被退了回来,一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样子。
张伟也没有再理两人,只是让招待所的人热情招待他们。
张伟不想完全按照审查委员会的意见来办,但是也不能拧着头皮不做修改,就修改了两处无关大雅的地方,交上去了复审。并且附上了一份说明书,和审查委员会的同志说明了剧本创作的初衷,以及情节设置的构想。
不出意外,几天后,改过一稿的剧本又被打了回来,这次八一电影厂的修改意见不仅没有减少,还又增加了三条。
审查委员会的人也没干待着,在张伟修改剧本的时候,他们将《花环》这部小说又看了两遍,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审查剧本的过程中,甚至有审查小组的成员建议八一电影厂放弃《花环》的拍摄计划,他们认为这部小说里面毒草太多了,完全是在丑化人民军队。
没办法,谁让张伟太年轻了,没有任何资历,写出来的东西又挺敏感的,即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也是难以让人信服。
张伟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又修改了两次,结果越修改问题越多,审查了几次,剧本都没有通过。要不是张伟是原作者,而且坚持要参与改编工作,估计他都要被踢出编剧小组了。
正是由于张伟的这种坚持态度,八一电影厂开始犹豫不决起来,考虑要不要继续投拍这部影片。
但是《花环》的影响力太大了,八一电影厂不想拍了,自然有接盘侠在。
之前就有包括帝都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常春电影制片厂、魔都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等近十家制片厂争着要拍这部电影。
张伟还是看在自己军人的身份上面,才选择了八一电影厂。而且张伟并不清楚前世的那部《花环》是哪个电影厂拍摄的,他还一直以为这样的军旅题材电影都是八一电影厂拍摄的呢。
但是张伟又想到原时空《花环》的导演是华国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缙,而谢缙可是魔都电影厂的当家导演。
谢缙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从影60余年,执导了36部影片,一个人就串起了新华国成立后的华国电影史。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
谢缙的电影反映了很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化,原时空几乎每部电影都是一部教科书式的作品。50年代的《女篮五号》;60年代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70年代的《啊!摇篮》、《天云山传奇》;80年代的《秋瑾》、《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90年代的《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等等。他的一生,留下了众多经典的电影,部部深入人心。
这个年代的谢缙可是绝对的大牌导演,他在六十年代拍摄的《红色娘子军》,曾创下了当时8亿国人有6亿人观看的空前盛况。而此时的张国师才刚刚在恢复全国高考后,破格进入帝都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
张伟想到前世看过好几遍的那部《花环》,越想越觉得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民族意识的谢缙导演才能拍摄出其中的味道来。
谢缙在“政治正确”的底线上,拍出了一部大胆吐槽的好电影,直到张伟重生之前都是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