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终章(三)
97年4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近期吕布并未进行召唤,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已是数个巅峰朝代的总和,吕布没有理由再继续进行召唤了。
自李靖率部归降后,浩瀚东汉十三州,吕布已独占十一州,只剩下益州和扬州尚未平定。
前些时日吕布给孙坚写了封信,叫孙策带回江东交给孙坚。
孙坚并未回信,想必是在思考利弊得失。
孙坚的态度未定,吕布便打算先对益州动兵。
虽然吕布麾下的军团都处于闲置状态,但此番对益州动兵,吕布并不打算派太多将士前往。
凉州的陈庆之军团、荆州的关羽军团,加上曹文诏、夏鲁奇和洪秀全三人,平定益州足矣。
吕布一声令下,陈庆之率部前往汉中,关羽亦率荆州军团朝益州靠拢。
与此同时,洪秀全与先前联络好的南蛮部落取得了联系,蛮王孟获率族人在益州境内烧杀掳掠,曹操不得不分兵对付孟获。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也给曹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一度给曹操气的旧病复发,头痛难忍。
初平益州之时,曹操并未把太平天国放在眼里,但后来曹操腾出手来想处理这个祸患之时,却发现已经处理不了了。
洪秀全率领信徒钻进大山当中,曹操数次征讨无果,只得由他去了。
但此番南蛮暴乱,洪秀全麾下的信徒亦是从大山中走出,给曹操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偏偏曹操没法处理掉这个麻烦,因为曹军将士一追他们,他们便返回大山当中;
一旦曹军将士撤走了,他们又重新从山里走出,开始攻打曹操治下的郡县。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陈庆之率部攻打汉中,焦头烂额的曹操不得不分兵助汉中守军御敌。
可这一切,并不是吕布的杀手锏。
在益州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荆州都督关羽兵分两路,一路佯装攻打益州,另一路却是按照西蜀地形图上标注的小路奇袭阴平。
阴平守将曹文诏、夏鲁奇开城门迎关羽入城,而后关羽率部从沓中出发进入阴平古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穿越七百里无人区,直扑涪城。
面对从天而降的敌军,涪城守将战意全无,不战而降。
攻占涪城后,关羽率部迅速攻占绵竹,逼近成DU。
得知消息后,曹操惨笑连连,自己的都城就这么暴露在了敌军的兵锋之下。
曹操颤颤巍巍的从怀中掏出了前些时日吕布写给他的信,信中吕布和曹操打了一个赌,若是他能在一月内攻占益州,那么曹操便得归顺于他。
曹操虽未回信,但却在心里默认了这个赌局。
“枉我曹孟德戎马半生,到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但这一次,曹某输的不冤,曹某心服口服啊!罢了罢了,时也命也!”曹操长叹一声,潸然泪下。
而后,曹操率部归降,益州易主。
……
在得知曹操递交降表的消息后,孙坚一言不发,转身回到屋中,把自己关在屋中半宿。
次日清晨,双眼布满血丝的孙坚推开房门走了出来,门旁候着的孙策,亦是彻夜未眠。
“将这降表送与你师吕布。”说完这句话,孙坚仿佛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气。
“父亲您想通了?”孙策试探着问到。
“想通又如何?想不通又能如何?负隅顽抗,无异于螳臂当车,只能是徒增笑料罢了!”孙坚无力的说到。
……
至此,东汉十三州一统。
97年6月,将匈奴残余势力全歼的冉闵率部来降。
吕布亲自出城相迎,并未冉闵摆下了规模浩大的接风宴。
……
97年7月,天子刘辩的罪己诏传遍了东汉十三州,诏中言明刘辩自感无才无德,无颜继续担任天子之位,大将军吕布征战多年,扫清寰宇,劳苦功高,将皇位让与大将军吕布。
吕布“推辞无果”,只得接受了刘辩的让位。
95年月,吕布于泰山举行封禅典礼。
继位后,吕布改国号为“明”,史称“大明帝国”,吕布亦被后世尊称为“明太祖”。
《明史·太祖本纪》:太祖虽始于微末,但坚刚不可夺其志,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秦汉诸君所未及。
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
战胜之威,俾睨天下,并吞群雄,横扫六合,席卷,功盖三代。
太祖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
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
崭新的王朝建立,吕布改元“始新”,定都蓟县,并将蓟县更名为燕京,改司隶为司州。
同时,吕布追封孔孟等大贤,对其进行祭拜追封;
貂蝉被立为皇后,得以荣登凤位,母仪天下。
册封刘慕为“贵妃”;册封蔡琰为“淑妃”;册封甄宓为“德妃”;册封糜贞为“贤妃”;册封蔡钰、黄月英二女为“妃”。
立长子吕凯为太子,册封次子吕平为“赵王”,册封三子吕安为“吴王”,册封四子吕乾为“韩王”,册封五子吕乾为“齐王”;
册封长女吕绮玲为“长乐公主”,册封次女吕央为“太平公主”,册封三女吕婉“清平公主”;
随后,吕布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能工巧匠,对燕京城内的皇宫加以改建,努力使其达到东西两京的规模。
……
继位后,吕布首创“科举考试”,对吏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科举考试分三类,无论家世地位如何,所有人皆可参加。
第一科为武试,考较弓马兵器,力气武艺;
第二科为文试,看重兵法谋略,治国理政;
第三科为工试,通览各行各业,三教九流。
不看家室不看门第,唯以真才实学论英雄!
对于吕布这位马上皇帝进行的吏治改革,没有哪个不识趣的会出言反对。
随后,吕布将三公九卿制改为六部制,设左右丞相以及六部官员。
文官以左右丞相为首,为正一品;
左右丞相之下分设六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