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资源与大米

神历五年一月份。

帝国东太平洋舰队兵临朝鲜汉城。

朝鲜国王李昖不得不低头出城迎接。

毕竟此时的朝鲜是典型的事大主义,特别是随着北部边境与帝国接壤之后,朝鲜更是小心翼翼。

当然就算是朝鲜毕恭毕敬,帝国该干的,也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何小山直接就条约放朝鲜国王李昖面前。

李昖看着条约顿时大惊失色。

《朝鲜保护条约》:第一即日起朝鲜王国除了维持治安的人员之外,不得拥有其他任何性质的军事力量,全部武装力量由帝国全面接管。

第二帝国对于朝鲜王国实行安全保护,每年向帝国缴纳相应的军费。

第三帝国可以自由在朝鲜王国开采矿产、木材。

第四朝鲜王国应与帝国保持一致,其国内货币由帝国发行,财政金融由帝国银行管理。

第五帝国在朝鲜设置总督府,负责监督朝鲜王国。

“这个何大人,我国……”朝鲜国王李昖吞吞吐吐的说着。

“国王先生!还是考虑清楚再说!”何小山冷笑着说道。

周围的帝国士兵也杀气腾腾起来。

顿时不少朝鲜大臣瑟瑟发抖起来。

看着帝国军队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灭了朝鲜的形势,朝鲜国王李昖不得不低头,颤抖着签署了《朝鲜保护条约》。

“哈哈!国王先生!这才是识时务者!那些不识抬举的家伙,早就已经在海里和鲨鱼玩耍了,希望国王先生约束好下面,不然帝国可不是大明那么好说话的。”何小手取走其中一份条约,冷笑着警告道。

“是是!小王一定约束好臣下。”朝鲜国王李昖卑躬屈膝的说道。

条约一签订,帝国枢密院就将朝鲜王国十五万士兵通通控制起来,经过一番精简,又从朝鲜平民之中招募了一批,凑够十万人。

这是十万人,将组成朝鲜仆从军团,以一万人一个军团安排,其中三个留在朝鲜本地,剩下的七个派遣到吕宋总督区和缅甸总督区。

至于剩下的士兵帝国也没有浪费,又在平民之中招募一批人,凑够十万人,作为仆从工程军团。

至于只留下三个仆从军团,会不会被东瀛人趁虚而入,帝国海军可不是吃素的。

帝国对于朝鲜东北地区的露天大铁矿早就垂涎欲滴,这个大铁矿也就是朝鲜茂山铁矿,位于朝鲜咸境北道茂山郡内。

该矿系沉积变质铁矿床,主要矿石类型为磁铁矿,地质品位33%左右,工业级矿石储量约30亿吨,远量储量有将近50亿吨,资源储量丰富,居亚洲之首。

最关键的是,茂山铁矿约30%左右的铁矿石是可以露天开采的,又靠近三江行省的海都工业区。

帝国派遣到朝鲜当总督的是原来金州区区长孙隆。

朝鲜总督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开发茂山铁矿和清津煤矿,以供应海都工业区。

孙隆将十个仆从工程军团直接调派过去,加上从吕宋总督区和缅甸总督区运输过来的阉奴,很快就将茂山铁矿和清津煤矿开发的有模有样。

由于两地都靠近海岸线,加上海参崴造船厂又制造了不少的北海级运输船(民用),所以原来双子城钢铁厂比较紧张的铁矿石,一下子富裕起来。

特别是为了沟通海都,三江行省的副总管胡百烈(原榆林镇参将),亲自督战修建了海都运河(海都—双子城—兴凯湖—乌苏里江)。

另外在吕宋总督区驻扎的南太平洋舰队,也没有闲着。

林忠诚也在和安南王国、高棉王国、暹罗王国签订了《安南保护条约》《高棉保护条约》《暹罗保护条约》,内容和《朝鲜保护条约》大同小异。

不过林忠诚面对的这三个国家,可不是朝鲜王国这种弱鸡,特别是安南王国,一开始更是对于帝国的条件反应激烈,表示绝对不会接受这个条约。

不过很快他们就完蛋了。

林忠诚直接攻陷安南首都河内,直接将所有的反抗者男阉割的拉到吕宋总督区去挖矿,年轻女人则送回吕宋总督区或者本土。

攻陷河内之后,安南北方的黎朝宣告灭亡。

而盘踞着安南南方的阮朝,屁滚尿流的派人过来请降。

帝国枢密院和内阁商议之后,决定将安南一分为二,黎朝的北方建立交趾区;南方阮朝成为安南王国。

暹罗王国和高棉王国一看这情况不妙,连忙也派人过来请降。

帝国直接命令林忠诚将高棉王国的金瓯城割下来,同时设置中南总督府,负责管理安南国王、高棉王国、暹罗王国和帝国交趾区。

中南总督叶扬古担任,另外还有两个副总督是何本北、戴国。

枢密院全面接管了三国军队之后,便组建了五个安南仆从军团、五个高棉仆从军团、十个暹罗仆从军团。

五个暹罗仆从军团驻扎在安南王国,五个安南仆从军团驻扎在暹罗、五个暹罗仆从军团驻扎在高棉。

而高棉仆从军团则驻扎在交趾区。

林忠诚之所以攻灭黎朝,主要是为了杀鸡骇猴,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黎朝境内的大煤矿,也就是广宁下龙大煤矿。

广宁下龙大煤矿,是世界级的大煤矿,可露天开采,储量约30亿吨,主要是优质的无烟煤。

而下龙地区就在海边,对于帝国在东南亚的作用非常的巨大的。

因此中南总督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交趾区的下龙煤矿,以供应帝国在东南亚的船只,作为动力煤使用。

事实上无烟煤作为动力煤使用,还是有一点奢侈的,不过谁叫黄豪杰就知道东南亚就这一个比较出名的煤矿,只能暂时将就着用,奢侈就奢侈一把。

很快负责兼管理交趾区的何本北,就在修建了下龙城和港口,还是仆从工程军团。

这样一来,东南亚的煤炭需求就可以就近解决了。

嗑嗑!

“怎么了!帝国内阁刚刚发来的!”中南副总督戴国将一份内阁发过来的公函递给叶扬古。

尽管作为神皇的大舅子,但是叶扬古并不敢飞扬跋扈,做事情还是尽职尽责,毕竟黑衣卫和法院可以不会顾及什么身份的。

而叶扬古也不想给妹妹找麻烦。

看着公函的内容,叶扬古有些疑惑的问道:“老戴,你说帝国这是啥意思”

“当然是赚银子!”戴国挑了挑眉头说道。

“那好吧!”叶扬古尽管能力一般般,但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服从命令。

很快中南总督府便在中南三国,以1.5秘银币一吨大米的价格,采购了十万吨大米。

这还是第一批采购,接下来还陆陆续续有。

然后金州区就派遣十艘北海级运输船到金瓯港口来运输。

这些大米是用来做什么的

……

神历五年二月十五日(农历元宵节)。

噼噼啪啪……

天津城一家粮店正在燃放爆竹。

“咳咳!各位乡亲父老!鄙人李旦今天在我的大丰粮食贸易行开张大吉,今天只要来我这里卖粮食的,通通九折。”李旦拱手大声的说道。

“真的吗!”

“不是骗人的吧”

“这些奸商会那么好死”

一时间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不过有眼尖的人看到了“大丰粮食贸易行”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恒古帝国金州区商业所特批”,也就是说这个北华人开的。

很快李旦便打了一个眼色给几个伙计。

几个伙计顿时会意,连忙将一块木牌插一袋白花花大米上面。

吼!周围的围观群众顿时炸开了锅!

不少认识几个字的人纷纷向周围的人说道:

“一石大米半两银子或一个银币”

“真的假的”

这个时候就有人大声的向李旦问道:

“掌柜的!真的一石大米半两银子”

“各位乡亲父老!这白纸黑字写着,难道我李某人,是那种出尔反尔之人吗”李旦大声的说道。

顿时周围民众一片安静,突然一个民众冲到店门口,大声急促的说道:

“给我来半,不一石大米!”

“好嘞!一石大米!”伙计熟练的将五包十九公斤左右的大米抬出去。

先开口的那个人,连忙一袋袋检查起来。

只见一袋袋麻袋之中,装着白花花的大米,真的!是上好的大米!

顿时周围民众的热情被点燃起来,疯狂向店铺挤,七嘴八舌的哄抢着。

要不是李旦早有准备,让好几个身强力壮的伙计维持秩序,这场面非得失控不可。

很快大丰粮食贸易行的门口,便排起一条长龙。

早上开到下午,排队的人依旧没有减少的趋势。

李旦看着眼前的排队长龙,不由的兴奋起来,这可比他以前干海盗来钱快。

没有错,李旦以前是在吕宋当过海盗,后来因为西班牙人的原因,他跑到东瀛江户去干海盗。

不过自从帝国东太平洋舰队威压黄海、东海和琉球之后,海盗的生意就越发艰难起来。

李旦也是一个聪明人,很快他就带领自己的属下,投靠了帝国。

不过和一般人想做官,或者加入海军不同,他选择成为一个挂靠在帝国的海商。

果然,凭借着灵活的头脑,他很快就成为金州卫名列前茅的民商。

这一次他在大明贩卖大米,也是帝国默许的。

至于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想想就知道,帝国从中南半岛以1.5秘银币一吨的价格购买,转手给李旦等人的价格是6秘银币一吨。

而李旦等人在大明,以11秘银币一吨的价格零售。

中间差不多,一吨大米挣3~4个秘银币。

内阁这一次之所以同意,帝国商人向大明北方倾销大米。

主要是为了稳定大明北方,还有笼络人心,最后就是为了趁机抽江南商人和晋商的血。

帝国情报显示这些家伙在年前就开始秘密收购粮食,准备囤积居奇,打击万历改革。

黄豪杰对于这些江南商人还有晋商并没有什么好感。

所以他让帝国商人在大明倾销大米,如果晋商和江南商人,敢收购帝国商人的大米,或者打价格战,黄豪杰绝对会让他们血本无归。

至于这样做,会帮助万历稳定北方的问题,他不必在乎。

帝国是不会恐惧大明的,万历就算是改革成功,对于帝国的威胁依旧是那样的无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