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李莲英夜探苏萍

第三十七章李莲英夜探苏萍

天刚擦黑儿有人捶打苏萍家的院门。院里的护军喝骂了一声,却听门外喊:“开门,李总管奉旨问话。”

护军们顿时慌了。他们正在赌钱,连忙用铺在地上的蓝布将钱、骰子等裹起来,只是这院子空空荡荡一时竟找不到藏匿之处。

外面捶得更紧了:“怎么回事,都死啦?”无奈只得去一人下了门闩把门打开。

李莲英带着两名小太监进来,面有愠色。众护军齐齐请安:“李谙达吉祥!”李莲英一眼瞥见一名护军身后露出的蓝布包,绕过去用脚踢开。哗啦一下子铜钱摊了一地,还滚出一粒骰子来。

“怎么当差呢这是?”李莲英厉声喝问。五名护军全都跪下连声告饶:“小的们知错了,下次不敢了!”李莲英没理他们,哼了一声径奔正房。

正房的门用一把铜锁锁着,小慧掌管钥匙。除了送饭送水之类的差使小慧可以开锁进屋去操持,其余时候她也不许进屋。她在屋外窗台下放了一个小凳子,就在小凳子上闷坐着。有时候听见苏萍在屋里哭,她悄声解劝几句,其实她的解劝也带着哭腔。

小慧见李莲英走来,双膝跪下说了声:“李谙达吉祥!”已是哽咽不止。

李莲英说:“起来起来,委屈你们了。”言罢小慧哭得更厉害了。李莲英故意提高嗓门儿说:“护军要是敢难为你们,尽管跟公公说。”又朝着护军的方向说:“这帮畜生!”

李莲英向两个小太监使个眼色,小太监走近护军说了句什么,护军们乖乖地走向院门方向,贴墙站定,小太监则站在附近把他们看住。

小慧转身开锁,同着李莲英进去。苏萍双膝跪下说:“公公吉祥!多谢公公相救之恩。”说罢已是泣不成声。

李莲英连忙双手扶起:“苏姑娘可别这样。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我哪儿是救你呀,我是救我自己。你是我举荐的,这举荐失察也担着沉重呢,我怎么也不能承认你有罪过。”稍缓又说:“其实太后老佛爷是想护着你,可是老佛爷也有不得已之处,怎么着也得给宁亲王一点儿面子吧?你想想要是连王爷都参不动你,御史言官们不就有话说了吗?后边就看张日新了,只要他能把自己的住处说清楚,再帮你解释几句,那就没事了。即使宁王爷再想找寻你,也得另找题目。怕只怕连张日新也说不清自己家在何方,那这事可就轰动朝野了,太后想压也压不住,只能移送刑部,到了刑部还能有你的好儿吗?只要上了刑部大堂,重刑之下人家让你招什么你就得招什么,定个罪还不容易吗?后儿个五名锦衣卫一早儿就去天津传唤张日新,这阵仗可也不小了。”

他见苏萍哭得更伤心,就悄声问:“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苏姑娘,你们二位的来历能不能跟公公亮个实底儿?”

苏萍已经乱了方寸,往前一步是死,往后一步也是死。只得抽噎着说:“公公,我不敢说。但请公公放心我绝不是敌国的细作。”

李莲英想:一定是天机,不敢泄漏。于是说:“那我也就猜着八成了,我早就觉出你们二位大有来头。只是不知道你怎么就得罪了宁王爷,他找出这么个缘由非得定你的罪,一旦你的罪名成立,我可就惨了,举荐失察,还不知道太后老佛爷怎么处置我呢。只有你没罪,我才能不受牵连。我这趟来就是跟你要个主意,怎么才能让他们定不了你的罪,我总觉得你或许有办法。”

苏萍想了好久说:“只有一个办法,我和日新得逃走。”

李莲英一愣:“姑奶奶,你们要是跑了我不是罪过更大了吗?”继而一想,这苏姑娘毕竟不是凡人,她出的主意大概不能照常理来理解,于是说:“你倒说说,为什么逃走了反倒没罪了?只要能让他们定不了你的罪,我可以帮你。”

小慧说:“只要姐姐、姐夫能逃走,要我干什么都行!”

苏萍说:“好妹妹,只要我们能走一定带上你,否则太后不得要了你的小命?”

小慧眼里噙着泪,刚要说什么,苏萍转对李莲英说:“公公,您要是肯帮我,我也不能让您再担沉重,只要做得严密,可以人不知鬼不觉。您可以给李中堂发一封电报,把这事原原本本告诉他,让他谎称张日新已去了江南制造局,把锦衣卫支到南方,赢得几天的时间。让张日新亲自进园子救我,凭他的智谋对付这些人绰绰有余。我们走后太后必然追查我们的下落,您可以这样这样说,到时候您不但无过反倒有功。”

李莲英听罢眼睛一亮:“嗯,好,好,好!”

苏萍又把一个大信封交给李莲英,说:“我走之后您把这个信封交给太后,如果太后肯从谏,国难庶可稍轻。”

苏萍又说:“我再送公公三句话。”这回李莲英可是调动全身的神经在听。

苏萍说:“第一,四年后皇上推行新政,可惜操之过急终归失败。事后太后斩杀了谭嗣同等一批力主新政的大臣。您切记三个字:不干政,便可自保。

“第二,六年后有一群人叫做‘义和团’,原本是想扶清灭洋,其结果是招来一场大乱子,祸及两宫。事后朝廷斩杀了一批大臣,都是最初保举义和团的人。我劝您在这场乱子中多一句话也不说,这样可保平安。

“第三,万一太后走在您前边儿,我是说万一,太后驾崩后,料理完一切后事,您立刻辞职让位远离朝廷,拒绝一切社会交往,安度晚年。”

稍停,叹息一声:“只怕您到底还是把这条忘了,哎!”说罢不禁怅然。

后来,苏萍所言三条,第一条李莲英是照办了,所以平安无事,未受牵连。

第二条,当义和团起事时,声势浩大,加之李莲英本人毫无学识,对义和团的“刀枪不入”之类的迷信宣传容易接受,所以还是不由自主地说了一些推崇义和团的话。好在由于苏萍的提醒,李莲英对此事涉入不深,和某些大臣的“力保”还是有区别的。至两宫西巡之时他的处境不免尴尬,但老命总算保住了。

第三条,前一半李莲英是照办了,太后驾崩后果断出局。至于“拒绝一切社会交往”虽然没忘,但前九门提督的宴请怎么也不好推却。结果就在这次赴宴归途遇害。

至于苏萍所说张日新救她出逃后如何应对太后追查,李莲英倒是处理的很得当。园子里那一场大乱过后,三人出逃二人死亡,一连好几天太后老佛爷闷闷不乐,李莲英也是大气儿不敢出。这一天宁亲王奏事,就时局发了些不疼不痒的议论,又把话题转到苏萍这件事上,无非是表白他所参属实,为朝廷除了隐患。当时正逢李莲英当值在侧,老佛爷盛怒之下瞥了他一眼:“都是你干的好事!”李莲英立刻跪下,做畏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