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急智拟计救元老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与令人燠热难忍的盛夏不同,在这片晚秋之中元军与红巾军都没有展开较大的攻势,不约而同地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这乱世灾年之中来之不易的秋收之上。

可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各方势力仍旧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在暗地里往来攻讦,毫无让步之意。

自打韩二将韩咬儿的手书送到之后,难得稳定的徐州地界也终于陷入到了暗流涌动的争斗之中。

韩咬儿写信的时候当然想不到自己能够打赢首战,也更想不到元军会突然停止攻势如此之久。

就在这种种巧合之下,他的一封“遗书”已然变成了元军、刘福通和杜遵道三方明争暗斗的又一导火索。

面对韩咬儿无意中抛来的巨大难题,莫说是刘玥儿和罗文素,就连素有急智的芝麻李和毛贵也束手无策,根本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好在当日刘玥儿的背后始终有道衍在,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说了一个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计策。

“韩千户之所以一心求死,全是为了能让刘元帅的表面的声势上压制住杜遵道等人,避免明教内乱而已。”道衍随着年岁渐长,身材愈发挺拔,声音也变得宽厚起来,加之常年与众豪杰首领聚在一处,其气度眼光也早已胜过常人甚多。

在徐州布局谋划的日子里,一向与道衍惺惺相惜的毛贵也逐渐与他成了私交甚笃的知己好友。道衍此时的分析毛贵怎能不知?于是不解地问道:“可是如今的症结不就在此?刘元帅分身乏术,难不成要他放弃偌大的战略要冲汝宁府而去驰援小小的上蔡不成?”

罗文素和芝麻李等人也连连点头,刘玥儿更是蹙起眉头担心起父亲的安危。

“毛大哥说得不错,可各位似乎都忘了一件事……”道衍忽然扯起嘴角笑了起来。

“什么事?”毛贵急声问道。

“韩咬儿不仅是红巾军的韩千户,更是明教的韩舵主!”道衍一字一句地道。

“明教?”在场的人不禁面面相觑起来,显然自红巾军起义之后,众人明显已经将忘在了脑后。

道衍对众人的表情并不意外,放低了声音道:“明教之红巾军建立的根本,红巾军可以为战局考虑放弃一名千户,但明教何时放弃过自己的弟兄,更何况他是我们明教资格最老的一名舵主!”

“你的意思我大概清楚了,你是说我们用明教的身份相挟,先暂时逼迫韩舵主撤出上蔡,这样一来他在杜军师那里立下的军令也自然不作数了。”芝麻李摸着下巴道。

“此计虽好,可即便我们按照明教的规矩行事,如今小明王久不露面,副教主朝不保夕,谁又有足够的身份来命令韩舵主呢?”毛贵还是有些不解。

道衍淡然一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轻轻扭转身体将目光对准了身旁的刘玥儿。

毛贵随着他的目光望去,不禁怔了一下,脱口而出道:“圣女?”

“这怎么行?”罗文素立刻明白了道衍的意思,身为明教圣女的刘玥儿论起身份高贵尚在刘福通之上,由他出面自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毛贵心中疑惑起来,以他对道衍的了解,定然不会让刘玥儿以身犯险,于是眯着眼问道:“你应该不会是想要圣女以身犯险吧?”

刘玥儿见话题的中心突然到了自己身上不免有些紧张,可为了在场上支持道衍的所有决定立刻回了一句,“此事我责无旁贷。”

在场的几人其实都知道道衍对刘玥儿的男女心思,可因为他对明教有莫大的恩情再加上平日里不曾有半点出格的举动也就都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斯时道衍将麻烦引到刘玥儿的身上的确是有些出人意料。

“各位误会了。”道衍立刻上前一步,正色解释道:“圣女身份何等尊贵,自然不可以贸然犯险。”

这次轮到了刘玥儿疑惑起来,“可若是我仅凭我的书信,可未必能令韩舵主信服。”

毛贵这时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皱着的眉毛忽然舒展开来,饶有深意地盯视着道衍。

道衍发觉他的目光后笑得更加灿烂,打起哑谜道:“看来毛大哥想到了些什么?”

毛贵之所以有着这副表情是因为他突然想起来当日在徐州城内道衍用那块圣令威慑彭大和赵均用一事,这是忍不住苦笑了一声道:“你又是想借圣女的那块圣令一用吧?”

“知我者,毛大哥也。”道衍欣喜地说了一句。

“这倒是个好主意!知道并且认可这块圣令的明教兄弟并不多,但韩兄弟是绝对会服从圣令的。”罗文素也赞同起这个计策。

“虽然有圣令在,但也需挑选个合适的人去。”芝麻李思索一番之后也点了点头。

“道衍不才,愿代替圣女前往上蔡说服韩舵主撤离。”道衍顺着芝麻李的话,立刻毛遂自荐。

“不行!”议事时从不轻下决断的刘玥儿一改往日模样,坚决地反对起来。

场中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起来,众人本以为一直都是道衍对刘玥儿是一厢情愿的倾慕之情,可没想到刘玥儿在关键时刻竟然也如此在意道衍的安危。

罗文素等人心里立刻明白过来刘玥儿和道衍的关系好像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圣女所言甚是,此行极为危险,道衍小师父虽然足智多谋但却从未亲自上阵。若圣女不弃,毛贵愿往。”在此关头,还是毛贵出言将场中尴尬一带而过。

因为道衍时常在刘玥儿面前夸赞毛贵的才能,所以刘玥儿对毛贵一向都是另眼相看,此刻见他能如此及时地圆场心中也很是欣慰。

道衍也没想到刘玥儿会这样激动,心中窃喜之余也不禁有些担忧,见毛贵出面解围立刻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但嘴上却是反驳道:“毛大哥虽然文武双全,但还是我去上蔡更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