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月牙泉,渡黄河

如今司马长风越来越成为西楚大将,一杆长槊使得有模有样。槊的枪尖极长,刺穿与破甲能力很高,被一击透心的敌人会串在槊锋上,卡在留情结处,槊杆猛的弯曲,待槊锋上的敌人被带离地面,由于槊杆超强的弹力回弹,瞬间将槊锋上的人体弹出去,带出一蓬血雾。在骑兵盛行时代,槊这种矛枪中的贵族能将威力发挥到最大。

经历了一年多的戎马生涯,司马长风越来越有将军百战死的沙场血气,平日里和阿史那兴等将在西域沙漠中呼啸,成为敌人的噩梦。

而上官燕虽说在这场王后之争中代表着武将体系,其本职工作却是国主暗卫,除了外出执行任务,基本上都是守护在易中行身旁。

在休养生息一阵后,易中行进行了一次遍及全国的武装巡查,算是一种主权宣示。毕竟这个年代统治无法深入乡村,特别是西域这种出了城池就要随时小心沙盗和马贼的地方。易中行的这次武装巡查就和建国初的大剿匪差不多。

不过就易中行个人来说,他更愿意将此行称之为公费旅游。西域广大,天山南北,美景亦是极多。这其中最有浪漫情调的,当属敦煌月牙泉无疑。

“想不到西域塞外还有这样的景致……”上官燕徜徉在月牙泉边,望着周围的无边灯火。

月牙泉自汉代起就是“敦煌八景”之一,游人如织。此时的月牙泉南岸是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计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

宫厅柱廊,临水而设,亭台楼阁,庙貌辉煌。林木蓊郁,泉光与山色相映,只是因战乱故,游人香火不如百年前那般炽盛。

和后世那一湾小小的月牙不同,唐末时的月牙泉面积广大,泉水极深,泉上还有画舫船舸。

“月牙泉三宝:铁背鱼、五色沙、七星草,今日我们就来尝尝这铁背鱼。”游船中农,易中行拉着上官燕品尝美食,“这铁背鱼可是据说‘食之不老’啊!”

这供应国主的铁背鱼自然是精心烹制汤鲜味美,即使是上官燕也吃的口齿生津。只是享用完美食,游览月牙奇景时,难免生出一股惆怅之感。

“怎么了,之前不是挺开心的吗?”

上官燕走到窗边,眼神之中晶莹的光泽流转。“国主近日花了太多时间在我身上,岂不是耽误国政。”

“哈哈哈,我还以为你是在担心什么呢。现在楚国最大的国政就是休养生息,而我们此来剿匪已经是对休养生息最大的帮助了。合适的政令,顺畅的商路,为百姓准备好适当的条件,其他的不要横加干涉,任他们自由发展即可,这可是黄老之学的要旨。汉代之所以有文景之治,不过如此。”

上官燕脸红了红,她是江湖儿女,谈国政哪里说得过易中行。

“你不要学冰心那套,动不动就劝谏这劝谏那,好像不学长孙皇后就不是好女人,那都是被儒家忽悠傻了!”易中行哑然失笑。

上官燕平复了心情,终于说开心事:“燕儿从小在风雨亭长大,得知父母之事后,便只想为父报仇,找到少主,助其夺回四方城,之后便可归隐山林,自由自在。但现在却跟随国主,时常游览美景,日日锦衣玉食。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燕儿想要的生活……”

看着上官燕苦恼的神情,易中行细细思索,她这个样子很像是一个淳朴的山村妹子,进入大城市,被灯红酒绿给腐蚀了……

大善!

“归隐山林平平淡淡,是一种幸福;饱览山色纵横四海,同样是一种幸福。”易中行的话落地有声,“我还要和燕儿你一起马踏中原收复河山,终结乱世再开太平呢!”

易中行靠得太近,和上官燕一起立于窗边,顺势就将手搭在了上官燕肩上。一股属于男子的气息萦绕在上官燕身边,让她极不适应。“国主……”

“你看泉水澄澈,倒映天上新月,月牙泉果然是一奇景。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即无鸣沙山,也无月牙泉,倒是有一座雷音寺,当日正在举行‘浴佛节’……”

被易中行的故事吸引,上官燕悠然神往,忽略了他的亲近举动,心神沉入故事中。

奸计得逞!

虽然上官燕还有些介意易中行的亲密举动,但却没有强烈拒绝。哼哼,只待找个机会定下名分,到时司马长风就彻底GG。嘎嘎嘎嘎……

瓜、沙二洲是这河西走廊的核心,再往前就是回鹘人盘踞之地,西楚将军孙河就在甘州、肃州一带和回鹘认拉锯。

“中原啊……”就在易中行叹息找不到机会入中原,准备回返四方城之际,远方突然传来消息,李星云出现在潞州城。

一年了,李星云居然再度出现!

中原又要起风云了?他上次出现,把朱温父子给扇没了,那这次……

“传令全军,暂时驻扎瓜洲,全力清缴甘州回鹘,这一次我要彻底灭掉这个祸害!”

潞州,大致为今山西长治与河北涉县之地,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以潞州别驾的身份起家,当皇帝之后还曾来“衣锦还乡”。

六扇门全力追查,与通文馆、玄冥教多次摩擦,终于弄清了李星云出现在潞州的前因后果。

“原来是因为陆林轩……”

当初分别时,陆林轩随张子凡回到通文馆。陆林轩是李星云的师妹,圣主李嗣源自然对她多有觊觎,想要用陆林轩钓出李星云。张子凡夹在义父和爱人之间难以决断,只能偷偷将陆林轩送走。却不想有人将此消息传出,江湖顿时沸腾,陆林轩被不明势力抓走,接着便是李星云现身潞州城。

朱温、朱友珪、朱友文皆死,现在大梁皇帝是朱友贞,他正率领大军围攻潞州城。镇守潞州城的是晋王李克用嫡子李存勖。朱友贞手下大将王彦章号称五代第三猛将,连斩李存勖手下郑绩、郝连铎等一十六名武将,令晋军胆寒。

李存勖前往太原通文馆求援,潞州城破。朱友贞深知晋军实力,一旦李存勖带回援军,再加上上党、屯留、壶关的守军形成合围之势,倒霉的反而是他朱友贞。所以夺取潞州城后,朱友贞没有半分自己治理的意思,也不认为潞州百姓是自己的子民,悍然下令:屠戮潞州!

这就是战乱年代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不管是为了杀戮劫掠维持士气,还是摧毁敌人意志,不给敌对势力留下物资人口,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屠X地”的字样,每一次出现类似记载,就意味着一座城市的凋零……

五代十国这段时期看似以中原为尊,五代王朝皆在中原,其实南方一直较为和平的十国才是相对安稳的所在。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南方的经济、人文不断发展,奠定了南北两宋的基本盘。

“不能让这些军阀在中原继续杀下去了!”收到情报,易中行只觉得胸中郁气难平。正是因为五代时期中原被杀得十室九空,才会有后世辽金两国的兴起!

很多人奇怪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为什么在人们的印象中没有存在感,相比之下三国却那么出名。可不仅仅是因为一本《三国演义》,毕竟罗贯中也写过《残唐五代演义》这本书。易中行觉得,这单纯是因为五代十国这帮人不行!

李克用,本是第一号反唐分子,却因为剿灭黄巢有功得了出身,后来竟建立了后唐,这绝对是反讽吧!

李茂贞,扶住大唐有功,得赐李姓,却也是第一个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家伙,后来还把唐昭宗让给了朱温。

大梁太祖朱温,更是名声极臭,先叛黄巢,又背大唐,最后取大唐而代之,还和自己的两个儿媳妇滚在一起。最后因为二儿子朱友文的老婆在床上更为出色,把皇位传给了朱友文……

朱友贞,被南方使臣评价为“无道更胜朱温”,从此南方十国再不视大梁为威胁。

李存勖,军事天才,政治白痴,后宫干政,最后被自己养的伶人弄死,也是天下一绝。

李嗣源,倒还算是个人物,历史评价不错,所以易中行的印象较为深刻。可惜他儿子不怎么样。

遍观此世,武夫当国,皆为庸碌,乱兵骤起,时叛时降。看不出多少国人喜爱的忠君爱国桥段。在后世人眼里反而是盛产奇葩……

整个五代十国,真正令后人惊叹扼腕的,大概也就是后周的两位了,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确实是可惜了。

“探到李星云的所在了吗?”

“似乎是被梁军以屠潞州城为威胁抓住了。”上官燕禀报道。

易中行叹了口气,他该说李星云迂腐吗?唉~

“张子凡等人一定会想办法救李星云,通文馆、幻音坊是否会插一手?”易中行细细思索。冲进梁军大营救人,单凭张子凡还没那个能力,他们必须借势,张子凡借通文馆之势,姬如雪借幻音坊之势。

决定一下,易中行当即下令:“传令孙河将军,准备渡河船只,一旦幻音坊高手撤走,立即强渡黄河,直扑原州!”

九天圣姬最善音杀之法,对普通士兵威胁犹大。正是九天圣姬的存在,将楚军牢牢压制在黄河西岸。一旦幻音坊为了李星云而出手,岐国可翻掌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