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战响洪都(3)

洪都,原就是陈友谅的地界。上次怀玉山兵败,进而是失了信州,乃至江西北部各大要地,这洪都便是如此。目前负责驻守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王小十曾见过那小子。

朱文正在军中历练了几年,性子虽不见收敛,却也足以堪当大任。况且,就连朱元璋也未想到,陈友谅能够如此之快的恢复元气。

说起来,这又要都算在王小十的头上。

自打到了元末之时,王小十便一路跟随着朱元璋,因为他深知,自己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就像是当初的花云之死,以及常遇春杀降,他虽然几经阻止,却也难敌原本的历史轨迹。毕竟,人力在天道轮回面前,还是显得太过渺小了。

而此番,王小十该当庆幸才对,因为他如今的确改变了历史!

按照史上记载,“洪都之战”,应该是发生在至正二十三年、。可如今,却是比史上所载要早了近两年的时间。如此,岂非是因王小十的到来而做出的最大改变吗?

但这一切,王小十也如坠云里雾里。毕竟,他对这段历史也并非全然皆知。一切的一切,也都需要其不断的探索。

洪都打响了,当朱元璋知道消息的时候,洪都城已经经历过了战正将军能够多支撑一时。”刘伯温毕竟不是后来人,不如王小十有那种超常的见识。他不知,朱文正何止是能坚守片刻,他这一守,便守了两月有余……

到后来,城墙都被撞出了大口子,朱文正却也不吩咐修补,而是在城中埋伏下正将军,命其坚守洪都。若实在守不住了,要将洪都炸毁。这样一来,即便陈友谅攻占了洪都,却也无险可守,于我们大为有利!”未料胜、先料败,刘伯温行事的确稳重得体。

“好,就按你说的!”朱元璋道:“我这就让善长在民间征调船只。做起这些事来,他是最合适的!”

刘伯温的长出,在于其独到的战略眼光。而李善长,则是办起这些事情来更为顺手,能够将一切调配得当。他二人对朱元璋,犹如“房谋杜断”,才可助朱元璋功成。

“善长兄做起事来,的确是十分出色。”刘伯温也道。

朱元璋道:“徐达那里,战事已经差不多了,战船征调完毕之际,他就能够回军。而至于朱文正那里,若不行,就只能将洪都城炸毁了!”

王小十先前一直插不上话,只有到了此刻才能够多上一句嘴。“大帅放心,洪都定然不会失守。”他作为后来人,知道洪都一战的关键,便在于朱文正的军事天赋上,便是此人完成了这一史上的奇迹。

朱元璋却不这么想。“你对朱文正那小子这么有信心?”

王小十这才想起,自己的话似乎超前了些,忙似的寻找合理的解释。“大帅您忘了,当初朱文正他们父子来找您的时候,我就与他见过面,当时我就觉得这小子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傲气,就像大帅一样。”

“像我一样?哈哈……”朱元璋大笑道:“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我也是这么觉得!只不过,这小子却比我当初年轻的时候更傲气,缺乏锤炼!”

这番在洪都,只怕也该锤炼好了吧!

而后,整个应天府,整个朱元璋部都处于一种紧张的战备状态。这状态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徐达率军回师。而此时,洪都的战事已持续两月,幸而洪都城却仍旧在朱文正的数里。

据锦衣卫纪纲等人传回的消息称,洪都四门早已失手,而朱文正这小子的确有头脑,他将四门之内都埋下了火药,而后退入内城之中,并在城内加固了一圈工事,继续抵御陈友谅部的进犯。